首页 >> 生活常识 >

鳜鱼养殖技术难点(鳜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

2022-06-29 17:40:1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鳜鱼养殖技术难点,鳜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生活习性:鳜鱼是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生植物茂盛、水质清洁的水体底部。它白天出来,晚上出来。在鱼苗阶段,主要捕食其他鱼类的鱼苗,如小鱼、虾、蝌蚪、幼蛙等。当体长超过250毫米时,主要捕食鲫鱼、白条鱼、泥鳅等。生存的临界水温。

2.鱼塘建设:鱼塘周围必须有充足、干净的水,用于鳜鱼养殖,面积6~8亩。池塘太大不好管理,太小水质容易变差。水位应保持在1.5~1.8米,池底土壤厚度为15~20厘米。放苗前,池塘要清洗消毒。具体做法是排干三周的水,放养前半个月往池塘里注入15厘米左右深的水。

3.苗种放养:注:以上提到的鳜鱼苗种放养密度仅供参考,具体放养密度因养殖模式、管理方式、技术不同而异。

4.饲养管理:鳜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终生以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大规模养殖时,主要以鲫鱼、草鱼、鳊鱼、鲢鱼、鲥鱼为饲料鱼,投喂量要根据季节、水质、鳜鱼池塘存量、饵料鱼规格等因素而定。

5.水质控制:鳜鱼的快速生长依赖于优质的水质。第一,定期给鱼塘通气,比如每天下午2点打开增氧机,天气热的时候晚上再通气。第二,定期换水,保证水质。换水时,排掉1/3左右,再注入清水。换水的频率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第三,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是生石灰。

6.疾病控制:1。烂鳃。

【病因】病鱼鳃丝末端溃烂不全,鳃丝软骨外露,鳃烂处常附着污泥,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严重者,病鱼鳃盖中央部分会溃烂成透明区域。

【预防】将2~4mg/kg五倍子磨碎,浸泡过夜,撒在全池。也可在全池喷洒0.2~0.3毫克/公斤二氧化氯或0.4毫克/公斤二氯海因等含氯制剂。

2.水霉

【原因】水霉是一种真菌病害。霉菌从伤口侵入,寄生在表皮组织并扩散。病鱼体表出现棉花状菌落,呈灰白色或淡蓝色,易引起死亡。

【预防】放养前,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洗,减少病原体。在捕鱼、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应保护鱼类免受伤害。病鱼可用0.01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冲洗2~10分钟。

3.锚固疾病

【病因】安克雷奇病,又称强直性脊柱炎、金针虫病等。可见于病鱼的表面。虫体周围组织红肿、发炎甚至溃烂,靠近伤口的鳞屑常被虫体分泌物溶解腐败成缝隙。

【防治】放养鱼苗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理池塘。禁止病鱼进入池塘。病鱼可用五万分之一(15~20)或十万分之一(21~3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小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