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大棚养虾技术有哪些(大棚养虾技术)

2022-06-28 01:15:0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大棚养虾技术有哪些,大棚养虾技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温室建设:温室占地1-3亩,南北朝向,宽度控制在60米以内(15-20米为宜)。池塘中间每隔8米要立一根10米的水泥杆,水泥杆要埋入池塘底部3米以上。池塘周围每隔1.5米应铺设绊桩(埋于地下1.8米,地上0.2米),顶部应设置钢丝网架,覆盖钢丝网绳。

2.池塘建设:温室内建4~6个池塘(长宽比为2:1),深2.5米,水深1.5~2.5米,每个池塘之间留有50~80厘米的通道。池塘四周要用石棉瓦、水泥瓦、塑料布、带塑料布的PVC网片防止逃逸,进出水口要装60目。

3.池塘消毒:虾苗放入温室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可以用生石灰。先将石灰放入木桶中融化水分,然后趁热以150公斤/亩的比例均匀撒满池塘。一周后,要将水擦干,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消毒3天后进行施肥和藻类培养,主要是培养优势硅藻,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50cm。

4.虾苗放养:虾苗要质量好,四肢完整,弹跳强,光滑透明,无病变。天气晴朗,没有大风时,放养前可打开池底的增氧机,使大棚内的水达到富氧状态。然后,将虾苗携带袋放入池塘,虾苗携带袋内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的温差应控制在3以内。

5.饵料投喂:从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投喂开口饲料,之后每隔5~6小时投喂一次,每天4次。此阶段以粉末为主料,投喂后观察虾苗的投喂情况;虾长到2cm后,开始喂下脚料。饲料中可添加Navee、免疫多糖等添加剂,可根据进食条件、天气变化、生长阶段等因素灵活调整投喂量。

6.水质管理:虾苗前期频繁脱壳,1~2天一次。钙和微量元素要实时补充。增氧机一直开着,以保持水“肥、鲜、嫩、爽”。但在虾幼体5cm前,应开启少于两个的曝气机,以免水流过幼苗,造成急性伤害。后期养殖水环境恶化时,每天换水5~15cm。换水时,快排慢加,避免温差过大。

7.病害防治:大棚养虾应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强调“预防重于治疗,防治结合”的原则。应采取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改善养殖环境等措施防控病虫害。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断病因,切不可盲目用药。每天都要巡视池塘,注意水色变化和虾苗活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