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河虾冬季养殖经验(河虾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2022-06-26 21:40:0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河虾冬季养殖经验,河虾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生活习惯:1。广温:河虾是一种广温动物。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临界摄食水温为8~35。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其摄食热情降低,水温低于8或高于35时,完全停止摄食。

2.夜行性:河虾是夜行性动物,负趋光性强。白天经常潜伏在暗处不动,晚上才出来觅食。在人工喂养的情况下,白天也会出来觅食,但数量还是比晚上少很多。

3.杂食性:河虾是杂食性动物,其摄食范围包括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乏时,它们也会自相残杀。人工饲养时,可以用配合饲料、农副产品、屠宰场下脚料等喂养。

2.培养条件:1。养殖方式:河虾不宜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应在废塘、水田、水生植物田等地广泛种植和收获。目前有池塘养殖模式、河沟养殖模式、水田养殖模式、藕田养殖模式等。尤以池塘养殖模式最为常见。

2.池塘条件:河虾养殖池塘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安静的环境、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不仅是河虾的饲料,还具有调节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如轮叶藻、水葫芦等。

3.防逃设施:河虾抗水性很强,尤其是进水、排水或雨天。因此,必须提供防逃设施。石棉瓦、水泥瓦等。应在池塘周围使用,并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滤网。

3.苗木放养:1。种苗来源:虾苗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培育的虾苗,一种是收获的天然虾苗。两种虾苗都能满足人工育苗的要求,但采收野生虾苗容易导致虾苗受伤甚至残疾。

2.选苗:河虾苗要放在育苗箱里,箱里要放水生植物,保持环境湿润。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保护它们免受日晒和风吹。气温高的时候可以用基本一样大小,体格健壮,无病无伤,四肢完整的空调车运送。

3.种苗放养:河虾种苗放养密度为15-20万只/亩。放养幼苗后,15-20天后再添加适量的鲢鱼夏花。一年可以备货两季。一是在2-3月放养2-3cm越冬虾苗,二是在6-7月放养1-2cm虾苗。

4.饲料喂养:1。食性:河虾是杂食性动物。幼虾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为食。幼虾主要以水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动物尸体、有机碎屑等为食。成虾主要以小鱼、水生昆虫、水生植物、藻类等为食。人工养殖期间,可喂配合饲料、农副产品、豆腐。

2.饲料准备:河虾喜欢花生饼、豆饼、蚯蚓、螺蛳蚌等。但是不喜欢菜籽饼和棉籽饼。它们可以用40%的动物诱饵和60%的植物诱饵的组合来喂养。最好准备颗粒饲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占20-30%,少量骨粉、蚌壳粉、蚌壳粉。

3.饲料投喂:对虾养殖要“分几次”投喂。夏季可一天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中午14:00、下午17:00各喂一次,春季和深秋各喂一次。每天的投喂量应为池塘中储存的虾重量的4-8%。实际喂食量可以根据食物情况决定。一般喂奶后3小时内就可以吃了。

5.日常管理:1。水质控制:河虾不耐低氧,喜欢生活在淡水和溶解氧丰富的环境中。做好水质控制,为河虾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可以每周注入一次淡水,每次换水1/3,这样虾池水的透明度就能保持ab

3.疾病防控:对虾养殖应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强调“预防重于治疗、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改善养殖环境”的科学防控理念,防控病虫害。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断病因,切不可盲目用药。

6.注意事项:1。河虾的抗水能力很强,尤其是进水、排水或者雨天,很容易出现大量河虾逃逸的情况。因此,养殖河虾需要采取防逃措施。

2.河虾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动物尸体等为食。当食物严重匮乏时,河虾往往会自己进食。

3.河虾的适应能力超强,但不代表河虾没有病虫害。其实河虾病虫害很多,人工养殖河虾要积极防治病虫害。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