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鲟鱼吃什么(鲟鱼吃什么食物?)

2022-06-25 13:10:0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鲟鱼吃什么,鲟鱼吃什么食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鲟鱼吃什么是养殖户应该关心的问题。如果他们吃得好,他们就能长得好,并获得良好的经济价值。我们来看看鲟鱼的养殖方法。

一、鲟鱼吃什么食物

鲟鱼是一种食性非常狭窄的底栖鱼类,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或移动缓慢的底栖动物为食,海洋中主要以鱼类为食,其次是甲壳类和软体动物。河口的幼鲟主要以底栖鱼类为食,如蛇、蛹、磷虾和蛤等。一般在产卵期停止进食。

鲟鱼是一种食动物性鱼类,在幼鱼的摄食阶段可以捕食浮游动物,但鱼苗很快就发育成底栖生物。适应这种生活方式,鲟鱼的嘴突出,位置较低。鲟鱼喜欢的食物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主要食物是水蠕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鱼。鲟鱼鱼苗开始进食后可以直接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活饵料,如浮游动物或碎水蚯蚓,来喂养刚开始进食的鲟鱼鱼苗。

二、鲟鱼外形特征

成年中华鲟体大而重,雄性一般重68-106公斤,雌性130-250公斤。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所以也被称为“长江鱼王”。中华鲟呈纺锤形,头上有一个长长的吻部,嘴前有四个口器,嘴位于腹侧,有弹性,可伸成一管。它的体被由五排骨板组成,背部一排,侧部两排,腹侧两排,每排都有刺。

鲟鱼是1.5亿年前中生代遗留下来的珍稀古鱼类。介于软骨和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一般会降低。中轴是骨化的弹性脊索,没有椎体。沿着颅骨的软骨壳大部分没有骨化。尾鳍倾斜,侧鳍基部宽阔,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的前面,鳍和尾鳍的基部有多刺的鳞片,肠内有螺旋瓣。肛门和排泄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口远离卵巢。

三、鲟鱼的营养价值

长期食用鲟鱼肉对慢性腰痛、胃病、脱发有明显疗效。

鲟鱼软骨具有抗癌作用。根据加拿大和美国最近的一些研究,鲟鱼软骨中所含的抗癌因子(生物活性成分)是鲨鱼软骨的15到20倍。

鲟鱼的鳃有清热解毒的特殊功效。

鲟鱼肝主要用于疮疥疮。

鲟鱼油对烫伤有特效。

鲟鱼鼻补虚降气。

由于鱼鳔含有80%的胶原蛋白,对白带、恶性肿瘤、肾虚、阳痿、遗精、遗精、咯血、呕血、肠出血、神经衰弱等有明显疗效。

鲟鱼具有美容、健身的作用,能驱除和杀灭人体寄生虫。

四、网箱养殖方法

网箱养殖鲟鱼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小水体的特点进行的集约化养殖。一般选择山谷水库等水域,要求水质新鲜无污染,平均水深12m。

网箱规格为5m5m、4m4m,网片材质为聚乙烯。网目大小视放养鲟鱼种规格而定,以不逃鱼、有利于水分交换、不从底网漏饵为原则。网箱应设置在水质好、水深8m以上的地方,还应具备微水流、避风、日照、水面宽阔等条件。大型水库要选择合适的海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要选择离大坝不远的地方。

网箱是在鱼苗放养的4月中旬搭起的,网衣浸泡在不粗糙的水库水中,以减少箱内的鱼因环境变化而惊慌游动,从而被网衣划伤的机会。放养时间在4月中下旬,水温在10-15左右,是鲟鱼的最佳生长温度。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75-150

饲料可喂人工颗粒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为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微丸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要保持半小时以上。鱼入箱后要停止喂食2-3天,让鱼适应环境。2-3天后,鱼应该开始进食。刚开始喂食的时候,需要几次吸引食物。饵料的粒度要随着鱼体的增大及时调整,以达到适口性。每天早中晚各喂一次鲟鱼。鲟鱼有夜间觅食的习惯。每晚喂一次鲟鱼。每日投喂量为箱内鱼重的2%-4%。同时要根据天气和水温以及鱼的摄食情况来决定投喂量。

日常管理要有专人看守,早中晚要进行开箱检查。喂鱼一小时后,拿箱子检查喂鱼情况,调整喂鱼量;如果发现箱子里有漂浮的死鱼,也要把箱子提起来检查,把箱子里的病死鱼捞出来。每10天左右清洗一次网箱,清除附着在网衣上的杂物和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分交换畅通,随着鱼体的生长及时调整密度。一个月换一次笼子。换笼时采用嵌套法,即将待换笼浸泡2-3天后,嵌套在装有待换鲟鱼的笼外固定,然后小心解开待换笼,拉到水面。清洗和修复更换的网箱。如果注意高温季节,尽量避免鱼类倾倒,以免造成损失。

鱼病防控笼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提前7-10天浇水。鱼苗放入网箱前用3%-4%的盐水浸泡10-15分钟。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水洒在箱子上及附近水域,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漂白粉和敌百虫散布在笼子四角的袋子里。消毒时,提起笼子四角,减少水体,增加药物浓度,观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时放下四角。

鲟鱼也是用特定的食物喂养的,不是什么都喂。以上小编介绍了一些鲟鱼的养殖方法,应该对人工养殖鲟鱼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总之,想要养殖鲟鱼,必须要学习它的养殖方法,只有养出好鱼,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