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机油基础油的合成方式 目前的市场上的基础油

2022-07-18 13:48:02 来源: 用户: 

最近发现机油基础油的合成方式目前的市场上的基础油这话题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小明对机油基础油的合成方式目前的市场上的基础油比较感兴趣,于是收集了一份相关资料供给大家更深入了解机油基础油的合成方式目前的市场上的基础油分享给大家。

GroupI——传统溶剂精炼矿物基础油

GroupI就是我们说的一类油,也就是矿物油。

矿物油是人类从石油中经过分馏、溶剂抽提和脱蜡,加氢精制而得提炼的机油。

那时候的炼油技术以溶剂精制为主,就像从有人提炼的地沟油一样,质量参差不齐,杂质含量也较多。

GroupII——加氢裂解矿物油

这类油依然属于矿物油的范畴,将提取的一类精炼矿物基础油经过加氢处理,在加压条件下,使矿物油和氢气直接反应。

这样生产的矿物油相比一类,更加稳定,低温性能也更好。

GroupIII——加氢异构化蜡

这类油还是属于上面的加氢技术,油品在氢气环境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正构烷烃发生了异构化反应,而生成了异构烷烃,成为比较优质的润滑油。三类油相比一类和二类油,具有更好的高黏度指数、低倾点的特点。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机油产品多为三类油组成。

GroupIV——聚α-烯烃(PAO)

聚α-烯烃(PAO),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专利技术,简单来说,将原油中的瓦斯气体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基础油。其本质是人类控制的化学反应下,油品组成的稳定分子形态。

这种油的性能十分稳定,对高温、低温、抗氧化、粘度变化的性能远超上面介绍的矿物油。

GroupV——脂类合成油

听名字感觉这种油和油脂能扯上点关系。没错,脂类合成油还确确实实是用动植物的油脂作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反应后脱水而成。

酯类油的优点是非常多了,例如粘度指数高、更大的粘度指数,更小的蒸发损失等。

但脂类合成油最大的缺点是贵。此外,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橡胶件的兼容性差,也和民用车绝缘了,多作为赛车用油使用。

可以说,机油的稳定性和长效期极为依赖基础油的提炼技术,基础油的性能是影响机油好坏极为重要的一环。

真假李逵全合成还是半合成?

本来,业界对于全合成基础油是有一个明确说法的,即:

只有GroupIVPAO和GroupV酯类润滑油,可以称之为“合成”,其他的GroupI、II、III无论怎样加工,只要是从矿物石油中提取出来的,都不能称作“合成”油。

所以,在1999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的GroupIV或GroupV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100%Synthetic”(全合成)的英文单词。

然而,嘉实多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了“100%Synthetic”的字样。这很快招来了美孚的不满。

FullSynthetic意为全合成。

毕竟我美孚卖的是整块牛排,而嘉实多却用一样的价格卖猪肉。事关数十亿美元的利益,美孚当然不答应了。

为此,美孚向嘉实多提出了三项控告:

一、嘉实多故意误导消费者称其为“合成”机油。

二、嘉实多使用“次等”产品欺瞒消费者。

三、嘉实多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了“优于”其他任何发动机油的宣传语。

经过几个回合的审判和上诉,最终在1999年,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FullSynthetic意为全合成。

自此,润滑油“合成”的概念就模糊了,也就导致了现在市场上的对合成机油的混乱定义,因此,也就出现了例如半合成、全合成甚至超级全合成的产品宣传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