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评测起亚全新索兰托L 2.4GDi怎么样及起亚全新索兰托L 2.4GDi的性能如何

2022-06-25 00:00:44 来源: 用户: 

国家二胎政策开放后,身边不少朋友都表示想买一台7座车为第二个孩子做准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YYP一样,买一辆奥德赛家用,再买一辆BRZ自己玩,多数家庭买7座车除了日常的通勤还要兼顾个人的喜好,而将7座和SUV这两大因素结合起来,则似乎是个不错的折衷方案。

丰田汉兰达用实际销量告诉了我们这样做的可行性,销量好了自然引来无数跟风者,像菲亚特菲跃、雪佛兰科帕奇这些挑战者的出现都不足为奇,但无一例外的是,作为进口车的它们最终都只是成了匆匆过客而已,只有汉兰达依然屹立在那里。如今,汉兰达又迎来了一位新的对手,它是来自韩国的全进口车型——起亚索兰托L。带着“L”光环来的索兰托L,会和其他车型一样最后悄无声息,还是真正可以撼动汉兰达的统治地位呢?

2.车型由来

索兰托L看上去很像是索兰托经过小改并加长后得到的改款车型,但事实上,我们面前的这台索兰托L确实是索兰托的最新一代车型。而说起索兰托的历史,国内消费者可能并不是特别熟悉,其实我们测试的这台已经是它的孙子辈车型了。

第一代索兰托

2002年,起亚就已经在韩国推出了第一代索兰托车型,它的外观看起来很面熟,没错,它的车壳就是模仿奔驰ML的,不过第一代索兰托可不像现在这么娇贵,而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它采用的车身结构是皮实耐用的非承载式结构,并且配备了低速四驱模式,这一代索兰托完全是个硬派的SUV。而动力方面,初期配备的是一台3.5LV6发动机,搭配5MT/4AT变速箱。

在2007年,索兰托又推出了一个中期升级产品,除了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升级,将发动机更新为3.8LV6自然吸气发动机外。还对头灯的样式进行了修改,让整个外形更接近于奔驰ML。

第二代索兰托

7年后,索兰托迎来了第二代车型,并于2009年在韩国上市,这一代索兰托舍弃了非承载式车身,转而从一个硬汉变成了奶油小生。而得益于希瑞尔的加盟,整个车辆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风格都朝着更加时尚的路线在转变。第二代索兰托也是我们国内消费者比较熟悉的一代车型,它于同年就引入了国内市场进行销售,不过起亚还是挺谨慎的,先用售价区间为22.98-26.78万元的2.4L汽油版进行先期试水,直到2010年才将搭载了2.2T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带入国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

第三代索兰托

第三代索兰托也就是我们测试的这款车型,除了轴距加长了外,名字也在索兰托的后面加了一个“L”,按官方说法,这个“L”被定义为Large、Luxury和LifeExpander(大空间、豪华以及车主生活境界的拓展)。而车型方面,已经积累了口碑的柴油发动机这次也一并推出,三款动力,一下子演变出了32款车型,其中座位数有5座和7座可选,官方售价为24.66万-35.98万。

索兰托L这次不但玩起了车海战略,而且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同时销售,同等价格,这就让很多搭载自然吸气的选手有些发怵了。本来索兰托L打好算盘要抢夺汉兰达的位置,不过在我们这篇文章出来前不久,丰田汉兰达恰逢其时的又推出了最新一代的车型,改用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面对索兰托L的柴油发动机。除此之外,来势汹汹的全新福特锐界也将成为索兰托L的一个强力竞争对手。当然,也别忘了索兰托L的自家兄弟现代新胜达。

3.外形观感

彼得·希瑞尔加盟起亚后的功劳是显而易见的,不但让车型的设计完成了从山沟窝窝到现代化大都市的转变,更是实实在在的提升了起亚的销量。老实说,上一代希瑞尔主导的索兰托在设计上其实已经很成功了,所以全新的索兰托L也没必要冒风险对外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况且升了职的希瑞尔也不一定有时间亲自操刀啊!所以索兰托L相比老款车型,仅仅是对细节进行了修葺,让整个外观在时尚度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虽然整车的轮廓改动不大,但索兰托L还是俘获了一向以严谨而闻名的IF设计大奖的评委们。

从上一代就确定下来的虎啸式中网这个家族基因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不过中网的线条由方正变成了略带弧度的曲线设计,整个前脸变得圆润和饱满了很多,再加上整个视觉重心的升高,整部车犹如一个移动堡垒般悬浮在4个车轮上。看上去很厚实的前脸不能说有让人惊艳的感觉,但高大的白色车身看上去真就像Baymax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安全感。

侧面线条和现代格瑞在大体上保持了一致,修长的身段比例很协调。特别是第三排车窗的梯形的斜切角设计配合略微下压式的车顶,从视觉效果上呈现出了一种紧致的观感,完全没有以老款汉兰达为代表的7座车所该有的般臃肿感。

尾部的线条比老款要和谐太多,起亚的设计师并没有通过增加层次的做法来削弱尾部的肥硕感,而是将计就计地运用了聊聊数笔的线条,利用后风挡、尾灯和牌照框有效的削弱了肥硕感,仅让人感受到了它尾部恰到好处的丰满。

4.外形细节

车头虎啸式的中网配合车身得到了放大,并且里面增加了很多Bling-Bling的元素,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散射出繁星般的光芒,相当漂亮。不过千万别用手摸,一摸这些塑料的“镀铬圆珠“就露馅了,只是whocare,视觉效果好就行。

索兰托L的大灯规格比较高,远近光都单独配备了一个透镜,这在同级别中可是并不常见的配置,至于氙气大灯则需要到更高配的车型上才会出现。我们还留意到雾灯的位置被分成了两块,研究后才发现上半部分原来是一个弯道辅助照明灯,不过和我们熟悉的方向盘转动到一定角度就开启的方式不同,索兰托L的弯道辅助照明的开关是和转向灯的拨杆联动的,所以在实用性方面有所欠缺。

尾部示宽灯采用的是LED灯带设计,面积很大,夜晚很醒目。而刹车灯采用的则是卤素灯源,造型有点儿像雪佛兰科迈罗,只不过更小也更精致一些,点亮后虽然不及LED光源那么亮但造型确实很漂亮。

测试的这款精英版带有无钥匙进入系统,当检测到车钥匙接近车辆时,会自动展开后视镜,并且门把手内的照明灯会点亮,只是想要直接拉开车门还需要再多做一个步骤,按一下门把手上黑色的锁车/解锁按钮。

索兰托L的轮胎并不是我们特别熟悉的一个品牌,它是来自韩国的耐克森品牌,轮胎尺寸为235/60R18,这条轮胎的市场价大约为780元/条。

5.尺寸级别

第一眼看到索兰托L的时候,我们就惊叹于它的肥硕,索兰托L相比老款在长度方面增加了95mm、宽度增加了5mm,而轴距则一下子比老款多了80mm,确实对得起“肥索”的称谓。不过,有个数据倒是很让我们意外,它的高度反而比老款降低了60mm,这点在感官上实在是很难看得出来。

更长更宽的索兰托L,加上轴距的拉伸,让它顺利的挤进了中大型SUV的级别。不过级别的跨越也并不见得完全是好事,至少它的车身尺寸和众多中大型SUV在数据的直观对比上占不到任何优势。尤其是高度方面,直接坐上了副班长的位置,不过好在其他数据虽占不到优势,但至少也没有被吊打,至于乘坐空间到底如何还得看实际的表现。

6.动力系统

索兰托L在国内市场共提供了三台不同的发动机,分别是2.4GDi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241Nm);2.0T-GDi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77kW,峰值扭矩350Nm)以及一台2.2TCRDi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47kW,峰值扭矩440Nm)。其中,我们测试的这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采用了直喷技术,动力比老款2.4L发动机在最大功率上提升了14PS,最大扭矩提高了15Nm。

相比同级对手,索兰托L的特点在于有一套口碑不错的柴油动力可选,兼顾油耗和大扭力,只可惜柴油车型的供货一直不太稳定,等车的周期会比较长。

变速箱就没什么变化了,依然是上代索兰托那台6AT变速箱,这可谓是太百搭的变速箱,无论是2.4L、2.0T、2.2T柴油的发动机都是配备这台变速箱。而且索兰托L全系车型就只有这个变速箱可选择,手动挡车型索兰托L是没有的,不过对于一辆定位城市型SUV的车型,没有手动也没什么影响。

7.市区驾驶感受

这次来到我们手上的索兰托L装配的是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也是索兰托L三种动力选择中最弱的一个了,会不会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动力够不够用,这都是我们重点会关注的地方。

市区行驶,2.4L的动力要拉动索兰托L这么一个肥大的身躯,要突破其惯性着实不是件轻松的事,市区最普遍走走停停的路况,走起的一下,轻快肯定是说不上的,动力还有点迟滞,堵车时跟车很容易也会有慢半拍的情况。不过细细感受下,索兰托L起步的不爽不能全怪动力,真正的元凶应该是电子油门的反应太慢,即是油门踩下了也要等大半秒才有反应,所以就很有给油都不走,动力偏弱的错觉。

电子油门反应慢的问题其实很明显,如果你深踩油门一下,又立即松开,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车子会在你完全松开油门半秒后,转速突然飙升,然后车子会往前冲一下,而这显然是油门的响应滞后了大半秒的后果。起亚这样的油门设定,正常起步牺牲的是驾驶的轻快感,换来的却是行驶的平顺性,市区驾驶不需很在意右脚的动作,便可保持车辆平稳前行。

除了起步一下被电子油门拖累外,其他时间索兰托L的动力表现还是不错的,完全可以给你畅快的驾驶感受,2.4L的发动机似乎也没费多少劲,只需2千转不到的转速就能把“大胖子“索兰托给拉到60km/h以上了,其中段加速的实力在市区是够用有余了。

索兰托L动力是温和得,没有一点脾性,不过悬挂却不是这么软弱,还挺硬朗的,每次过减速带或坑洼起伏时车尾的弹跳还比较明显。不过还好,没有怎么影响舒适性,小的起伏过滤得依然很好,急加速或急刹车时抬头或点头的幅度会比汉兰达要轻微许多,让人觉得车身很稳,也不容易有晕车的感觉。

8.高速驾驶感受

温柔正常地开,索兰托L轻轻松松就能将速度提速到120km/h甚至140km/h,表现是游刃有余的,动力丝滑得像用了飘柔那般,非常流畅地上升到你想要的速度。而且高速的稳定性非常好,略有点硬朗的悬挂有种欧洲车的扎实感,别看索兰托L车身好像很笨重,可是高速去过弯,悬挂的支撑力并不差。总的来说,高速巡航应该是索兰托L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刚刚是说温柔地开,如果你温柔不了,要暴躁地来一下急加速,那可惜,索兰托L真让你急不起来,即使地板油转速上到5千多转,都不会有任何的冲击感和爆发力,实际提速的效果其实和3、4千转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差异,该有的动力早就被压榨干净了,只有一些发动机的噪音可以留给你。

不过实际使用来看,其实这也无需担心,毕竟又有谁会开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去急加速呢?而且经过实际多路况的体验,只要不是激烈去开,索兰托L的动力完全是够用、舒服的,即使载个7人同行也是应付自如的,应该来说这就是2.4L索兰托L的特性,只给你刚刚好够用的水平,一点可以浪费的都不给你。

9.越野驾驶感受

用索兰托L去越野就如同让Baymax去跑步一样,实在是太难为人家了。事实上,索兰托L的硬件数据也不出色,接近角16.6°、离去角20.7°,最小离地间隙仅有180mm,我们实在是不敢让它走我们常测试的那条山路。

不过考虑到索兰托L还是有很大概率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载着一家老小去拜访乡下的亲戚,所以不要求它有过人的越野能力,但起码走烂路的本领还是要有的。因此我们将他开进了大学城的一段土路上来一探究竟。老实说,本来在城市里还算够用的2.4L动力,在遇到爬坡的状况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需要给油门施加一些压力,将转速轰高一些,发动机的动力才能确保顺利的爬上坡。

至于挡把后面的那把“四驱锁”,在遇到有坑洼的土路时可以确保更加轻松的通过;但遇到难度稍微大一点儿的状况,可以尝试开启,但也别抱太大希望,过不去终究还是过不去。所以它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湿滑的路面和冰雪路面,来提升车辆的动态稳定性能,从而提升整车的主动安全性。

10.性能测试

索兰托L0-10012.0s.jpg

索兰托L实测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12.0秒,对于2.4L的动力加上这么肥大的车身来说也是意料中事,只是比起汉兰达的低配动力,2.4L的索兰托L也依然没有优势可言,旧款2.7L的汉兰达0-100km/h加速成绩都要比它快上起码一秒,更别说跟现在新款2.0T的汉兰达抗衡了,索兰托L加速的唯一优势就是够顺,够稳,即使地板油起步都没有什么冲击感,抬头现象轻微,舒适性表现还是很好的。

100km/h-0刹车测试,索兰托L所需的距离为43.3m,对于这样一个比较有分量的大车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是中上水平了。跟加速测试的感受相同,索兰托L的车身依然很稳,全力刹车时点头现象是比汉兰达要少许多,感觉一切控制起来很容易把握,这应该和索兰托L比较硬朗的悬挂设定有关。

11.噪音测试

上一代起亚索兰托的静音就有着不错的表现,而新款的索兰托L依然延续着良好的静音效果。低速时其实优势并不明显,还能隐约听到点路噪的声音,不过厉害的是,随着速度的上升,噪音却没有成正比地大幅提升,可以说是速度高了反而更有优势了。

高速上120km/h快速行驶,车厢环境都挺安静的,前后排交流轻声说就可以了,而且很多SUV或两厢车型尾厢位置都是隔音的短板,以致后排的噪音特别大,可是索兰托L似乎很好地杜绝了这个问题,后排的噪音和前排的只差一两分贝,已经是做得很出色了。

相比对手的表现,索兰托L的静音是比同门的现代胜达好了一个档次,而相比新汉兰达,两者的隔音都相当不错应该都处在同一水平上,如果跨界去看的话,相比同是7座的新奥德赛,那静音上索兰托L是完胜的。

12.实际油耗表现

一轮常规的油耗测试下来,发现索兰托L的油耗成绩高速8.4L/100km,市区12.6L/100km,油耗是偏高了一点。如果说看它的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一直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一般情况就在1000-2200转之间运行,理应油耗不会这么高才对。

分析油耗比较高的原因,2.4L的索兰托L上比较缺乏什么节能的装备,连自动启停装置都没有,在红灯多、怠速停车时间长的市区路况,肯定会出现油耗较高的情况。唯一有的节能系统就是一个ECO的模式选择,此档位最大的作用是控制电子油门的速度,可是索兰托L的电子油门反应本来就慢半拍,再把ECO模式打开,市区驾驶跟车的反应会更慢,使用体验并不好。

再说考虑索兰托L这样一个庞然大车,体重肯定不会低(具体重量起亚并没有公布),加上油门的响应速度比较慢,市区想跟车跟得贴一点,自然会一下子把油门踩得比较深,希望动力来得更灵敏一下,这些无形中都会增加燃油的损耗。

13.车厢氛围与用料做工

韩国人做内饰其实很有一套,不过这次索兰托L的内饰却交给了欧洲的设计团队来负责,所以新旧两款车的内饰并没有太多的传承性,倒是在时尚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内饰布局多采用横向拉伸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宽大的视觉效果。而中控台顶端那一条类似别克的环抱式装饰条,又拉近了副驾驶与驾驶者的距离,让宽大的内饰也不至于像大草原那般摸不到边际。

索兰托L身为一款全进口的车型,做工方面确实要比合资的现代起亚要好很多,但和欧洲同价位的进口车相比还是有些差距。倒是用料方面相当厚道,大量软性材质的包裹以及镀铬装饰件的使用,加上中控台上从丰田那里学来的假缝线设计,让整个内饰颇具质感。

14.驾驶区细节

索兰托L的方向盘是最新的家族设计,和起亚K4为同一样式。这款方向盘在造型上一改老款老气的样式,变得时尚了不少,而且在握持的手感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说老款那种中间微微凸出的设计总让人喜欢揉着它来打方向,那么新款就很有让人握紧它的冲动。

多功能按键的布局和老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将更多的按键换成了拨杆的样式,使用起来手指移动的范围要更小,操作起来更轻松一些。不过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小拨杆的凸起有点儿太高,大范围转动方向盘的时候很容易误触到。

仪表盘的布局和老款相差不大,中央的液晶显示屏被进一步放大,提供了相当详尽的行车信息。

之所以中控台上的显示屏系统可以做得那么简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跟车辆相关的功能,都可以通过这块液晶显示屏来进行设置和显示,这里甚至可以单独设置车辆的解锁方式,并提供三种方式给驾驶者,包括单独解锁驾驶员一侧的车门、挂上P挡后就全部解锁,以及熄火后全部解锁。

15.多媒体系统

起亚的这套多媒体系统很有特点,有点儿像三星的touchwiz系统:主界面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空调状态显示、音乐播放界面和三个常用的功能界面。行车时放到这个界面,各种常用的信息一目了然,再加上屏幕够大,视线不需要长时间停留在这里就能读取到想要的信息,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开车时的安全性。

1428330500174000.jpg

相比主菜单的多重信息,子菜单界面相当简洁,分成了13个不同的子功能。其中像USB音乐、广播、ipod等功能按照我们的习惯应该是整合到一个叫多媒体的菜单里的,但起亚却对其进行细分,无形之间降低了学习的成本。

但这样的细分也不全然是好处,比如用手机听歌想要切换到广播就必须进入到主菜单,再选择,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好在可以通过方向盘mode键来快速操作)。

1428330352866995.jpg

其次这套系统的蓝牙功能被整合到手机这个功能里面,第一次使用难免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总得来说,这套系统因为并没有复杂的逻辑和华丽的过场动画,整体的反应相当流畅迅速,只是车刚启动时的开机速度能再提升一些就更好了。

由于这套系统不带有手机投射功能,所以导航系统好不好用其实还是挺重要的,但由于导航系统严重依赖带有数据的SD卡,而这辆测试车并没有配备这张SD卡,我们也就无从考验地图功能好不好用。而对于需要插卡的导航,我们基本可以下两个比较肯定的结论:1、导航资料会严重滞后,2、导航系统的升级会比较麻烦。在这点上,普遍可以联网的自主品牌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进口品牌。

16.车厢配置

坊间对于韩系车的评价一般都会发现“低价高配”这个词,高配这点在索兰托L上我们也深有体会,其中有不少的配置都是我们相当喜欢的;当然,也还有一些配置我们认为有提升的空间。

1428330392804398.jpg

第一个让我们喜欢的配置就属方向盘加热功能了,测试的这段时间广州刚好早上有点儿凉,这就用到了方向盘加热功能。当然,这个配置很多车都有,没什么可炫耀的,但索兰托L的方向盘加热速度奇快无比,大概30秒左右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温度变化,这对北方用户来说算是个很好的体验了。

46.JPG42.JPG

索兰托L的前后排都设计了一个USB充电口和一个12V的电源接口(需要购买转接头),基本可以满足前后排四名乘客的充电需求,在现在这个一天一充,甚至一天两充的时代,真的是个超级贴心的设计。

1428330393407468.jpg

第三个要赞扬的配置就是硕大无比的天窗,长度有近1.3米,第三排乘客都能享受到一些阳光的普照,而且这个天窗前半段打开的面积也相当大,足足有45cm的开口。

1428330396185311.jpg

第四个让我们大家都很满意的配置就是第三排也配备了空调出风口,而且还可以调节风量的大小,虽然没有调节温度的自主权,但觉得太冷就关小一点,太热就开大一点,还是拥有一定自主权的。

1428330397193547.jpg

而最让我们不满意的一个配置就是除了主驾驶座其他几个门的车窗居然都不带有一键式升降功能,对于一款近30万的车来说,实在是不能接受(更高配的尊贵型才有四门车窗一键升降功能)。

17.泊车辅助

1428420651852145.jpg

因为车身腰线较高的关系,索兰托L的右侧视野和汉兰达一样都属于在狭窄的街道很难前行的类型,这时候就特别有想要自己装一个顶配才可以选装的360°全景倒车影像的冲动。除了右侧面的视野不咋地外,粗壮的A柱也带来了较大的视野盲区,再加上车门三角窗位置的高音喇叭和宽大的后视镜,在过T字形路口时,需要特别小心来自两侧的车辆和行人。

1428420652814226.jpg

可能也是考虑到了较大的车身会给停车带来麻烦,所以我们测试的这款精英版上就已经配备了前后各四个泊车雷达。并且可以在仪表盘上虚拟出宝马那样的网状俯视图,虽然不能像宝马那样精确到很小的距离,但对在狭窄的小区内辗转腾挪还是有不小的帮助。

1428420678597045.jpg

至于倒车影像,带有动态的引导线,对新手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而画面的清晰度其实还算可以,只是像素略低了点,应付较为复杂的场景显得有些吃力。在没有灯光照明的小区,夜晚停车时,要感谢亮度不错的倒车灯的帮助,能清晰地看到后方的景象。

18.前后排乘坐空间

47.JPG82.JPG

索兰托L的座椅属于比较厚的类型,坐上去还是挺舒服的,而且这个优点一直延伸到了第三排座椅,值得称赞。倒是座椅的侧向支撑性并不是特别好,倒不是说座椅的设计上的缺陷,而是座椅明显是为欧美人设计的,太过宽大,亚洲人坐在里面有种包不住的感觉。空间方面,虽然座椅可以降到很低,但因为过高的腰线实际上并不会调到最低来开车,按照正常的坐姿,第一排有8cm的空余。

83.JPG

48.JPG

第二排座椅的调节范围很大,这点非常好,调到最前面,170cm的体验者腿部依然有8cm的空余,很宽裕;而调节到最后的位置则有20cm左右的空余,这样的空间表现应付日常的家用完全不成问题。倒是头部空间因为车顶向下的曲线,最前还有15cm的头部空间,滑到最后就仅剩下8cm了。再有,第二排座椅折叠起来后展开比较麻烦,需要掰着卡扣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1428330496333441.jpg

第三排座椅的坐垫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厚的类型,但实际上乘坐体验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依然没有汉兰达舒服。而且和其他7座车存在着同样的通病,较高的地板让大腿缺乏支撑,不适合长度旅行,好在宽度很不错,腿的横向活动空间较大,累了可以适当的变换姿势。至于空间方面,首先头部空间足够,第二排座椅调到最前的状态,腿部有15cm的活动空间,第二排座椅调到最后的情况下,刚好顶到膝盖。虽然第三排的空间还不错,但第三排的开扬感就有所欠缺了,天窗很难照顾到第三排,而且侧窗的面积也很小,再加上悬挂的弹跳感在第三排得到明显的放大,如果遇到山路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坐在第三排,容易晕车。

1212.jpg

19.车内储物空间

1428421218925151.jpg

索兰托L车内的储物空间让人满意,除了前排中央扶手前面两个分得很细的小格子外,其他的储物空间都是以大尺寸取胜,而且恰恰出现在扔东西最顺手的地方,很适合很随性的车主。当然,第三排也没有厚此薄彼,在两个车轮上正好布置了两个储物盒,还带有杯座,着实很贴心。但这里还想提个小建议,不妨像新锐界一样在方形储物格上面设计一个带皮质的盖板,手搁在上面就会舒服很多。

1428421216606823.jpg

而在我们新车评指定的插卡位置,索兰托L也设计了一个卡槽,不过实际体验后发现,因为太紧的缘故,只塞一张卡容易将卡折弯,最好的方式就是像这样插进去一点,还能多插一张卡。

20.尾厢实用性

59.JPG

大部分的7座车在坐满7人的情况下,尾厢的储物空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除了神车别克GL8)。索兰托L也有类似的趋势,但比大多数车稍微宽裕一点儿,在满座的情况下第三排后面依然能塞得进去两个20英寸的登机箱,考虑到它的车长已然算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1428330545595969.jpg

第三排座椅放倒很简单,收好头枕,拉一下椅背后面的拉绳解锁,就可以放倒第三排座椅。放倒第三排后行李箱的空间就相当可观了,第二排座椅调到最前面有近1.3米的深度,轮毂处的最窄位置也能放下两个28英寸的大箱子,搬个冰箱什么的一点难度都没有。

1428330550516505.jpg

1428330569828282.jpg

至于第二排座椅,索兰托L专门在行李箱的侧面设计了一个拉手,轻松一拉就可以将第二排座椅也放倒(需要挑剔的是第二排座椅展开比较麻烦,这点后面会详细说明)。放倒后整个尾厢可以形成一个纯平的空间,很实用的一个设计,而此时的深度则可以达到2米,相当可观。

IMG_4979.JPG

除了常规的尾厢空间外,在第三排座椅后方的地板底下还藏了个容积不小的储物格,虽然其中一半被各种修车工具给占了,但另一半足以放下一个挎包,一些贵重的物品可以临时隐藏在这里。

QQ截图20150504155607.jpg

21.上下车便利性

IMG_1590.JPGIMG_1581.JPG

两车50厘米的间距,体验紧凑车位里索兰托L的上下车的便利性。前面开门的角度比较大,最小的开口都有32厘米,只要不是大胖子,上下车动作都可以轻松,自然地完成。

IMG_1587.JPG

后门的开口角度更是大,最窄的位置都有34厘米宽,但是上下车的动作还是没有前排位置自如,可能是后排座椅安排得比较靠前的缘故,好像要狭窄的空间里转个身才能下车。

IMG_1597.JPG

还有提一下高度的问题,SUV有些车身高度比较高,女士下车就比较麻烦了,要分几步走,甚至是要跳下来的,而索兰托L地台离地高度为31厘米,高度其实只比CRV和RAV4等高出一点点,并没有普拉多那么高,乘客上下车也更为方便一点。还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门板下方位置,索兰托L的设计是完全包裹住整个门的边框,所以上下车脚是不会碰到外界的泥水或灰尘。

IMG_4936.JPGIMG_4937.JPG

为了安全考虑,进入第三排只能从副驾驶一侧进入,需要扳动第二排座椅椅背上的一个解锁卡扣,座椅椅背可以适当的倾斜并且整个座椅滑动到最前面,这也算是7座SUV想要进入第三排的常规动作了。只是,从图中我们也能看到地板位置的空隙还是很小,上下车的时候左右脚还是会在这里打拌。

77.JPG78.JPG

这时候我们自然无比怀念老款汉兰达上那酷似MPV,可以从第二排座椅中间位置进入第三排的优雅方式(可惜新款已经取消了)。所幸我们也在索兰托L的第二排中间座椅背后发现了一个卡扣,满心欢喜地试了一下,原来仅仅是椅背放倒而已,供装卸细长的物体时使用。

22.安全性

索兰托L的安全配置并不是很高,很多车上常见的城市预警系统在它身上完全不见踪影,8个、10个安全气囊也不能满足你。它有的仅仅是基本的安全保障,譬如ESC电子稳定系统、四驱系统等还是齐全的。

但也别因此就认为索兰托L的安全性不佳,事实上它在安全性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车身结构上整车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由老款车型的24.4%提升至52.7%。此外,虽然索兰托L还没有经过C-NCAP的碰撞测试,不过在标准更高的E-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了五星的评级。而在一向以严苛而闻名的北美IIHS碰撞测试中,索兰托L也获得了全优的出色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