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 正文

评测奇瑞瑞虎3 1.6L怎么样及奇瑞瑞虎3 1.6L的配置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24 12:00:07编辑:来源:

大家常指责合资品牌整天在中国拿“老车”来卖(“合资自主”算是当中的典型)。常言道:“存在即合理”,这些“老车”之所以能老而弥坚,其在产品力上必有值得深究的过人之处。因而大家常常嘴里说着愤怒,心理却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因为反观自主品牌,它们虽也常抱着一些经典车型不肯停产,但销量会逐步走下坡。大概过了5年后,自主老车便会进入“苟延残喘”的状态。不过瑞虎3则是个例外,车型早在2005年便推出,至今已快10年的时间,月销量仍长期保持在5000台以上的水平,无疑能将此称之为“中华老字号”。

对于改款车型,厂家一般只是开个发布会便了事,奇瑞这次却邀请全国媒体进行深度试驾,认真程度不亚于全新车型。厂家人员称,瑞虎3认真重修内功,动力匹配、底盘调校以及制造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现在就通过实际试驾来一探虚实。

2.车型背景

瑞虎在2005年推出,模仿对象为当时的丰田RAV4。不过奇瑞曾称,这是“最后一次做坏事”,后来也确实兑现了承诺。因而,瑞虎算是奇瑞模仿与自主设计的交界。瑞虎动力系统中间经过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2.4L和2.0L,以及中期的1.6L和1.8L,逐步发展到当前的1.6LDVVT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的组合。中间还曾一度出现过1.6L机械增压,以及四驱版车型。这次试驾的改款车型,变化不只停留外观、内饰这些看得见的层面,内部机械也经过了优化,比如动力重新匹配、底盘重新调校等。这款车的售价会在5月15日公布。

3.外形观感

记得在北京车展上隔远看到瑞虎3正面时,心中不禁一阵惊喜,这款“老字号”终于焕然一新,甚至还有几分“小瑞虎5”的味道。但凑近围绕一圈后,情况应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词。瑞虎3侧面和后面彻底出卖了这款车的“年份”,基本仍是9年前的样子。时至今日,瑞虎3外观虽与“新潮”、“时尚”等字眼不再有半丝联系,却仍耐看依旧,这也是瑞虎3生命力能延续至今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4.外观细节

上页说到瑞虎3车头给人焕然一新之感,当中有两个关键,就是头灯和格栅均经过了重新设计;值得一提的是,瑞虎3是继艾瑞泽7和瑞虎5后,第三款换上新奇瑞标的车型,而之前推出的E3也没有这个待遇。厂家人员称,只有“精品车型”才能被贴上新车标。

车尾变化不如车头明显,当中的细节需要凑近看才能发现,比如尾灯内的造型,以及备胎盖表面的设计。

瑞虎3有个关乎人性化的细节变更,后牌照过去曾和尾门一体,现在移到了后保险杠位置。避免像以前那样,关闭尾厢门会引发车牌震动,使用户体验有所减分(试想那些震动声音)。另外,长期使用也会增加车牌固定松动的概率。

轮胎规格仍是215/60R17,不过轮圈改用更新潮的样式,做到了“与时俱进”。轮胎型号和瑞虎5一样,同为佳通ComfortSUV520(尺寸不一样)。

5.车身尺寸

为什么瑞虎3能如此经久不衰?上表能回答很大一部分原因。一些消费者会嫌哈弗H6、吉利GX7等这些中型SUV尺寸过大,但去买诸如福特翼搏、长安CS35的小型SUV,又嫌过小。瑞虎3的尺寸恰好骑在中间,既不会大到让一些女驾驶者生畏,体型上又不会让男性买家觉得“小气”(体型气势确实是很多人购买SUV的原因)。

6.发动机与变速箱

改款瑞虎3依旧采用1.6LDVVT发动机,这台机器早在2011款瑞虎上已开始使用,艾瑞泽7也采用同款机型。相比奇瑞之前的1.6L发动机,1.6LDVVT最显著变化在于配有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有助于兼顾动力和油耗表现。其最大功率为93kW/6150rpm,最大扭矩为160Nm/3900rpm,数据和长安CS35那台1.6LBluecore相当。在合资品牌面前,这台1.6LDVVT数据仍旧亮眼,最大功率甚至要好于大众EA2111.6L的81kW,以及别克1.6L的89kW。

不过无论从技术规格,还是数据表现来看,这台1.6LDVVT发动机“账面”表现都与改款前别无二致。让很多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瑞虎3的动力表现将“原地踏步”。不过奇瑞称,动力匹配经过了大幅优化,使得瑞虎3实际开起来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奇瑞工程师过去更多只着眼于全油门下的加速表现,加速数据确实做得不差,但开着总是不那么来劲。现在则回归用户需求,着重改善了浅油门时的响应。

变速箱方面,仍是5速手动,以及带有手动模式的CVT变速箱(模拟7挡)。瑞虎3是较早提供自动变速箱的自主SUV,但我们在之前车评中也说过,老瑞虎的CVT车型给人低扭很肉的印象,常要大脚踩油门才有较得体的加速。厂家人员称,这是过去调校没有充分考虑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的缘故。单独来看,发动机和变速箱都调得很好,但匹配后却出现另一种状况,目前厂家已针对这点进行改善。

7.手动挡实际动力表现

改款瑞虎3的1.6L发动机被重新调校,整体仍维持老款那种低扭平淡,高转才入佳境的特点。不过瑞虎3未至于像老款车那样,低转有种肉得快走不动的感觉,需要驾驶者整天大脚踩踏油门,以及降挡动作来保持发动机转速,避免转速跌入3000转以下的疲软区。驾驶改款瑞虎3的“劳动强度”已明显降低,无需过分顾及转速、挡位便能顺畅行驶。尤其在车流较慢的市区驾驶,我们常会不慎让发动机转速掉得比较低,瑞虎3此时仍能顺畅地完成跟车。

只是要领悟这台车动力系统的魅力,需要抛掉“2000转立刻升挡”这条中国驾校校训,否则这台车会给人动力很平庸的错觉。瑞虎3在3000转后会变得精神起来,如果右脚紧咬油门不放,发动机还能一直奉陪到4000转以上,力道如同早前楼市那样,即高处还有更高。憋到高转区才升挡,瑞虎3还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就是在每次升挡后,力道仍能一波接一波地衔接。如果在低转区间换挡,则会有升挡后动力明显下降的感觉,需要重新等待发动机转速上攀。或许由于SUV风阻较大的缘故,瑞虎3高速路上的动力表现感觉要弱于自家1.6L手动挡轿车,100km/h巡航对应转速为2400转。

NVH控制是这台1.6LDVVT发动机令人惊喜的地方,高速超车哪怕将发动机转速拉至4000转以上,运转声音虽大,但没有任何颗粒感和嘶哑感。在日常使用最多的1500-3000转行驶,发动机还能给人静谧顺滑的感觉。另外,瑞虎3在怠速或低速滑行时,会像一些优秀日系车那样,给人“熄火”的错觉。

总的来说,瑞虎3加速水平和老款基本持平。提升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低转区间动力“亲和感”有所提升;二是运转质感变得高级不少。和长安CS35相比,两者运转的细腻感能基本打个平手。不过瑞虎3需要懂得拉高转速才能感受其加速魅力,不像CS35那样着重于低扭输出。虽然瑞虎3能透过压榨发动机转速来寻找乐趣,但CS35的特性还是更符合大部分国内驾驶者的习惯。

最后说一下手动变速箱,由于低扭表现略有增强,无需像老瑞虎那样,要用较大油门幅度来起步,以保证有足够扭矩拉动车子前跑。瑞虎3手动挡操作还有个讨好人的地方,就是离合踏板很轻,而且阻尼很均匀流畅。不过瑞虎3继承了老款离合器结合点模糊的问题,虽然起步熄火“系数”有所降低,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相对来说,瑞虎3MT车型“手”的部分整体要好于“脚”的部分。虽然换挡一刻没有CS35那种机械吸入感,却营造出另一种怡人风味。这种风味主要由轻巧的排挡杆操作带来,驾驶者甚至能用两根手指夹着便能“塞”入挡位槽中!

8.CVT实际动力表现

我们曾试驾过老瑞虎3的1.6LCVT车型,过去发动机低扭本就很弱,然后又不能像手动挡那样,可以通过主动保持低挡位来缓解问题。导致哪怕在市区行驶,也常要狠踩过半油门来提速,让人如同在“虐待”车子一般。加上CVT变速是个线性过程,没有抑扬顿挫,进一步加重了老瑞虎CVT车型动力很肉的感觉。前文曾提到,厂家特意优化了瑞虎3第一脚油门的反应,让瑞虎3像艾瑞泽7那样,只需轻轻点油门,车子就能应声前进,让上述问题已成历史。

不过在CVT程序设定上,瑞虎3和艾瑞泽7却有着截然的不同。瑞虎3开起来很像过去丰田的1.6L4AT小车(比如老雅力士等),就是变速箱如患“多动症”,只要油门给得稍快稍深(大概踩过1/3),就立刻触发“降挡”动作来保证提速发力。有人会问,没有写错吧!“降挡”这个词怎会用在一台CVT车型上?情况确实如此,发动机转速很容易被瞬间拉抬,一般先从2000转突然跳至3000多转。如果继续对油门施压,则又从3000转跳上4000转,像是AT变速箱的“降挡”一样,声音上也会听到转速瞬间突增。不过由于CVT特性使然,“降挡”过程仍是彻底的平顺。

厂家人员称,这种“多动症”般的调校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在于让瑞虎3开起来给人更活跃的感觉。声音上确实达到了上述目的(此起彼伏),甚至会给人瑞虎3CVT动力表现要好于手动挡的“错觉”。不过再细心“读取”后背神经,以及观察速度指针,会发现CVT“降挡”后的实际加速度并不如声音来得那般猛烈。

由于上述特性对感官有比较大的扰乱作用,因而我很难凭记忆来判断瑞虎3CVT的加速,是否好于作为竞争对手的长安CS354AT。不过在完善感方面,则肯定是更胜一筹。记得当时试驾CS35,从手动挡换开自动挡,会觉得发动机声音明显变得粗糙,方向盘也会有更多细小抖动,但瑞虎3CVT则没有这个问题。

9.操控及滤震

由于瑞虎3车身较为小巧,灵活性本就有先天优势。加上A柱位置,以及坐姿等人机工学设计合理,让这部车有很好的视野。因而瑞虎3于市区穿行时给人的轻松感,要好于哈弗H6、吉利全球鹰GX7等这些中型SUV。

瑞虎3采用偏硬的悬挂调校,平时行走常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前面道路看似平坦,但走过去会诧异路面颠簸总比想象中要多。不过从底盘传上来的声音非常“干净”,即哪怕遇到乡间道路那种如同暴龙脚印的大坑洼,也只是听到悬挂“砰”的一声,没有其他杂音伴随出现。根据工程师的说法,瑞虎3针对走烂路时的各个噪音源进行逐一击破。比如对部分线束进行重新布置,以及将原来的金属加油管换成树脂材质等(防止它们振动产生噪音)。

瑞虎3方向盘阻尼很轻手,头段有一定虚位,能减少一些因细碎方向盘角度变化而出现摆动(毕竟SUV重心相对较高)。不过瑞虎3这种虚位又没有让方向盘指向变得虚无,慢慢增加角度,车身会渐进地进入反应状态。在山路上用稍激烈方式驾驶,瑞虎3能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车身、底盘、转向都能协同成一个节奏进去,不会有某部分跟不上步调,驾驶信心要强于CS35。但可能是车身“撞风面积”比较大的缘故,正常行走常要时不时去用方向盘去微调车身,以保证车辆走在车道中间。

隔音方面,正如前文所题,瑞虎3发动机和底盘噪音控制都相当出色。尤其是在动力系统噪音控制方面,100km/h速度下行驶已不会对车厢造成任何滋扰,其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表现甚至要好于高一级的瑞虎5。内在原因是奇瑞研发能力处于持续进步中,瑞虎3的优化要晚于瑞虎5进行,所以就有这种犯上情况。瑞虎3影响听感的问题主要出在风噪上面,瑞虎3在80km/h往后的风噪就已有种把人给包围其中的感觉。

10.车厢氛围

“瑞虎”在2011年的改款中,对内饰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今瑞虎3仍大致保持了当时的造型。不过配色则进行了变更,过去仪表台下方采用偏黄塑料,如今变成了偏白的米色。中控台处塑料也从之前的银灰色,变成了黑色,整体视觉效果比以前舒服。

由于瑞虎3采用了诸如“Meisterbock&Cubing(了解点击此处)”等方式来提升工艺,使得瑞虎3车厢比改款前的车厢要精致很多,尤其是中控台的接缝边缘变得圆滑整齐。不过由于成本限制,瑞虎3车厢工艺会在一些“视觉死角”的地方有所妥协。以当天的试驾车为例,座椅靠背调节扳手边缘摸上去会有点刺手,车门手柄内侧等地方也有类似情况。换个角度看,这里也应该称赞奇瑞的聪明,在成本有限的地方,将视觉效果优化到最好,符合奇瑞从艾瑞泽7开始提出的“感官评价”思维,说白点就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11.车厢细节

比较令人惊喜的地方,瑞虎3方向盘采用皮质包裹,柔软手感相当舒服。这点反而比定价更高的艾瑞泽7还要好,艾瑞泽7方向盘仍为塑料材质,手感偏硬且表面粗颗粒会给人廉价感。比较遗憾的是,方向盘仍只有两向调节。

仪表采用黑底白字设计,本来用上这两种对比明显的颜色,应该能让仪表读取变得非常清晰。不过问题却出在了玻璃上,表面于阳光照射下会有层淡淡的白光,让读取变得吃力。仪表玻璃反光的问题,在艾瑞泽7上也同样有出现。不过论“程度”而言,瑞虎3这方面还是要好于艾瑞泽7,未到反光至完全将仪表遮蔽的境地。

瑞虎3仪表还有个需要批评的地方,就是右边的转速表的乘数为100,而非当前常见的1000。最终导致的情况是,起初看着转速表上“20”、“30”等数字,刚上手时很容易将此错当成时速表(尤其在低速行驶时)。工程人员称,瑞虎3理论能上到的最高转速为6000转多一点,但转速表红区却划在了7000转位置,与实际匹配不上。还有个值得一说的地方,就是瑞虎3仪表中央显示屏如同“老人手机”一般,将字体做得非常巨大,当属这台车的一大特色。只是这个显示屏只能看瞬时平均油耗,无法读取长时间下来的平均油耗。

我们试驾的是顶配版车型,配置相当丰富,不少装备连CS35的旗舰车型亦是欠奉,比如自动空调、电加热座椅、车载蓝牙等。不过需要批评瑞虎3座椅电加热开关位置非常不合理,放在了钥匙孔的后方,副驾驶伸手到此处操作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会扭动到钥匙)。

瑞虎3的6.5寸中央触屏和艾瑞泽7功能,乃至菜单都完全一致。触碰反应非常灵敏,且功能众多,当中就包括了导航以及可视倒车影像。

瑞虎3的可视倒车有几个地方需要批评,第一个问题和艾瑞泽7一样,就是画面看不到车身任何部分(很多车能看到牌照架或保险杠),不便于在倒车时判断车尾和障碍物的相对距离;第二则是画面有扭曲,如上图所示,大家会觉得右方车辆已逼得很近,但看看后视镜,发现其实仍留有很充裕的距离;最后一个是几乎所有外挂备胎车型没解决好的问题,就是无论倒车影像还是倒车雷达,都设置在后保险杠位置,因而倒车时要时刻记着还有个突出备胎。

艾瑞泽7曾因车窗控制面板没有背光而被大家批评,所幸奇瑞在瑞虎3上没有再犯这种错误。

12.前排座椅

手动挡的驾驶由于需要频繁操作离合踏板、排挡杆,座椅人机工学上存在的问题很容易因此暴露。不过试驾手动挡车型长达2个小时,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适的地方。这在自主品牌中相当难得,当然也不排除是瑞虎3车型推出时间长,让厂家可以逐步去优化的缘故(毕竟中间经历了数次改款)。

不过瑞虎3和艾瑞泽7、瑞虎5等其它奇瑞车型一样,就是座椅偏硬,且表面皮质手感也缺乏细腻感,远不如CS35那种给人沙发感的座椅讨好。

座椅高低调节为旋钮式操作,调节幅度相当大,最高能给人高高在上的视野,最低又能让人觉得瑞虎3是台重心很低的车,从而增加操控信心。

13.后排座椅及空间

由于尺寸方面的先天原因,后排空间属于瑞虎3一大劣势,乘客腿部大致就是A0级两厢小车的水平。不过奇瑞在后排配置上进行了“弥补”,比如座椅的坐垫做得较长,能对乘客腿部实现很好的承托。

瑞虎3后排配置相当齐全,除了有中央手枕外,中排乘客还有头枕以及三点式安全带。

14.储物空间

虽然瑞虎3推出年代有点久远,但从储物空间上能看出一些“与时俱进”的地方。比如门壁板上的杯座,这是老一代车型所没有的,但瑞虎3在之前的改款中将此补上。不过限于成本因素,瑞虎3手套箱没有阻尼,加上打开角度上的原因,很容易一拉开便往下打到副驾驶膝盖。这款车储物方面给人惊喜的地方,则是中控台处的储物暗格内覆盖有绒面,对这个级别的车而言,绝对算得上惊喜。

15.尾厢

由于备胎为外挂设计,因而瑞虎3尾厢地台能做得非常低,除了压榨垂直载物空间外,搬抬货物时也更为方便(不用克服那么多“重力势能”)。所以哪怕瑞虎3尾厢深度并不算出众,但实际装载能力相当强大。不过横拉开启的尾厢门存在以下不便,首先是没有液压杆固定,开启角度在陡坡位置无法定位,有蹭到后方车辆,或夹到取货人员的风险。另一个不便则是尾门是向右开启,不太符合中国国情。路边停车在尾厢取物时(靠右),我们常会将物品直接搬到人行道,尾门这时会形成阻挡。

后座放倒也能分左、中、右来进行,人货混装时能有更好的灵活性。不过从上图已能看到,后排座椅放倒后,椅背要比尾厢地台高出一大截,且座椅不能进一步往前翻(老款倒是有这项功能),放置大件物品时会有很大不便。

16.安全性

由于瑞虎3早在2005年“定稿”,不禁让人担心这款车在碰撞安全方面能否跟上当前水准。查阅C-NCAP网站,发现包括之前一系列改款在内,瑞虎3从未参加过测试,确实难叫大家放心。

17.价格及购买建议

改款瑞虎3价格区间从之前的8.48-11.58万,下降到现在的7.39-9.59万,与长安CS35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针锋相对”。哪怕是最低配的风尚版,也没有给人任何“乞丐”的感觉,标配了多功能方向盘、铝合金轮圈等,全系CVT车型均装备了定速巡航功能。中配的智尚版增加了天窗、真皮座椅、日间行车灯、自动空调等一篮子配置后,代价也仅是4000元。拿这个钱去汽配城,估计也买不了那么多东西。至于顶配的尊尚版,8000元的购买力则相对逊色,主要增加了侧气囊以及中央触屏(集成了可视倒车、导航等)。从性价比角度来看,我们更推荐风尚版和智尚版车型。

18.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设计至今仍算耐看;

车身尺寸比较适中;

手动挡车型拉高转后有乐趣;

排挡杆轻手,操作质感好;

发动机哪怕上到高转,声音也没有粗糙感;

怠速及滑行时,有发动机熄火的错觉;

CVT完善度高,主观动力充沛感甚至要强于手动挡车型;

走乡间烂路时,车身给人扎实感,没有杂音;

山路操控能给人信心感;

车厢整体观感能给人精致感;

驾驶视野非常好;

驾驶座高低调节幅度非常广;

后排中间位配置齐全;

后车牌摆放位置变得合理;

尾厢地台非常低,装载实用性高;

配置性价比非常高;

缺点

MT车型的发动机偏高转发力,不是每个人懂得去压榨;

MT车型离合器结合点模糊;

CVT车型高转时声音大,但实际加速一般;

日常行走,底盘细碎颠簸较多;

高速风噪较大;

高速上的“直进”性欠佳;

车厢一些视觉死角位置,做工有所妥协;

仪表盘设计存在众多不合理;

座椅乘坐感较硬;

本初设计老旧,且从未参加碰撞测试,安全性难叫人放心;

没有老款后座往前翻折功能,尾厢放大件物品较为不便;

尾门右拉的开启方向不适合国情;

尾门没有诸如液压杆等机构来定位;

实地体验后,我们终于明白为何奇瑞要像对待全新车那样,邀请全国媒体来试驾仅为“改款”车型的瑞虎3。事因看不见处,才是这款车提升最大的地方,比如1.6LDVVT发动机运转变得静谧、CVT车型的动力轻快了很多、底盘走烂路时的杂音消失不见等。从机械层面来说,瑞虎3做到了真正的完善、好开。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完善、好开”这四个字,这是很多自主品牌一直难以做好的地方,驾驶起来总有某些地方让人难以适从。不过由于车型年份久远,瑞虎3确实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花哨”方面的需求。因而这款车适合那些务实型的消费者。

瑞虎3尺寸可谓恰到好处,介于自主中型SUV(比如哈弗H6),和小型SUV之间(如长安CS35),因而尤其适合嫌前者太大,后者太小的消费者。这台车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在自主SUV自动挡车型中,瑞虎3CVT动力系统综合表现绝对能排在非一即二的位置。至于购买瑞虎3要三思而后行的地方,则是这台车“定稿”年代较为久远,且中间一直没有参加过碰撞测试,安全性仍是个大问号。考虑上瑞虎3在配置上所给出的诚意,我们最终给予“值得推荐”的评价。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