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评测2014款大7 SUV怎么样及2014款大7 SUV的性能如何

2022-06-24 09:00:01 来源: 用户: 

总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纳智捷大7SUV才刚刚推出不到3年,今年迎来了中期改款,步伐可谓“国际化”。去年我们才刚刚完成了对大7SUV的长测以及西部长途自驾,可以说我们对这车熟悉得像老朋友。今日再见,它已经换上了一件新衣裳,内里也有一些改变,由里到外展现出一副新的面貌。

最近纳智捷的动作不少,除了这款升级版大7SUV,前不久我们也对它的一款全新紧凑型SUV——优6SUV做过试驾评测。现在开始,这两兄弟将并肩在热火朝天的中国SUV市场中打拼,使得这个品牌的未来呈现“买涨”态势。

2.车型由来

东风集团与台湾裕隆2010年合资成立了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并推出了纳智捷品牌,2011年推出的大7SUV作为纳智捷首款车型,承载了打头炮的使命。纵使这款车拥有大气的外观和体型、丰富的电子科技装备以及不俗的驾控品质,并在销售终端推出了生活体验馆的创新营销手段,但由于品牌的知名度远不及老牌的合资汽车厂商,使得它在20万级别的SUV市场竞争力不足,推出的第一年吸引到了一批尝鲜的消费者,销量也能达到3000~4000台/月,但在此次改款前的一段时间里,月均销量已滑落至2000台左右。

今年的北京车展上,纳智捷推出了中期改款的新大7SUV,售价为22.68-27.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纳智捷放弃了此前的2.0T排量的发动机,只保留2.2T,而且将车型缩减至三款(一款两驱、两款四驱),定位更加明确,就是主打20-30万间的中型SUV市场。

3.外形观感

新大7在整体轮廓上与旧款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形象上依然魁梧高大,造型也保持了很浓的欧式豪华运动的风格。在一些细节处如前后大灯、雾灯、格栅等地方进行了重新雕刻设计,显得更有潮流气息。

4.外形细节

车头的镀铬格栅变成了六角倒梯形,面积略变大了一些,显得更为霸气,上方的飞翼车标是标志性的设计,与改款前保持一致。

大灯的设计是影响外观美感的重要一环,新款的前大灯设加入了一些棱角的元素,看上去更加立体感,更有神气。并顺应时下潮流加入了LED日间行车灯、大灯清洗装置,四驱版本的车型还带有AFS随动转向大灯设计,实用性加分。

前雾灯组也同样采用了新的设计,复杂的线条看上去更有动感,但不如旧款的简洁。车顶上的行李架采用了比较潮流的贴顶式,虽然这种设计使用不是很方便,但在中国真正用上行李架的用户毕竟是少数。

车尾的变化不算小,尾灯变得更大了,还加入类似宝马的LED灯带,亮度更高,视觉效果也比老款醒目得多。LED高位刹车灯融合在尾翼之下,一体式的排气管罩也让尾部看起来更有档次。

改款大7SUV全系配备了尺寸为235/55R18玛吉斯SUV轮胎,而且轮毂造型都是一致的,五幅式的设计粗壮而且简洁有力,与大气的外形设计很般配。不过中低频车型的轮毂只是普通铝合金,顶配车型为了区别另外两台车,则采用了镀铬抛光的亮面轮毂,颇有VIP的范儿。

5.实际驾驶感受

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均没有变化,因此整体的动力表现和改款前没有任何分别。最大功率138kW的2.2T发动机,推动起这台接近2吨重的大车,依然是那份叫人喜出望外的感觉:日常用正常的节奏驾驶,感觉起步提速都比较轻快,完全没有乏力感;来自爱信的五前速变速箱换挡也很平顺,整个动力匹配得都比较完善,效果确实要比几乎所有国内自主品牌车型都好。当然这套动力系统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油耗要比同级主流的SUV都要高,毕竟它的车重是那么高,动力又如此充足,几乎可以等同于4.0L自然吸气的动力表现。

日常低速或挪车状态下,新大7的转向显得有些偏重,女士的话会感觉比较吃力,不过速度开起来后会变得轻松一些,指向清晰灵活,回中力也比较自然,减少了大车感。操控依然保持原有的高水准,激烈驾驶起来车头很愿意入弯,车身的侧倾控制很出色,制动效果出奇的好,操控信心比一般同级SUV要高,拿它去“劈弯”也能奉陪,这些特性都与改款前的大7SUV一样。

6.静音与舒适性感受

其实这次改款车型的机械性能变化确实不多,但其中一项比较容易察觉的改变,应该是底盘舒适性。长测大7SUV时,我们曾提过它的底盘设定比较硬朗,虽然因此获得了相对比较出色的操控表现,但在压到坑洼、烂路的时候,车身的动作幅度会比较大,传递到人身上的颠簸感比较明显。

改款后的大7SUV感觉滤震效果有了小幅的进步,在应付烂路时,虽然车身的起伏感觉仍然明显,但已经没有老款那么生硬,好像隔了一层软垫或是海绵一样。传递近车厢的声音也更觉厚实,舒适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这方面的改进,厂家并没有解释到底在哪些方面做出了调整,据我们猜测应该是避震的衬垫刚性改变,使得震动隔绝效能更好。

7.内饰氛围

内饰的变化其实是本次改款车型的最大亮点,其实仪表台的布局和造型跟原来也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中控台用上了钢琴漆面和触控面板,更高级更先进。我们这台试驾车采用了灰白的皮色,整体搭配干净清爽,氛围舒适和谐。不过遗憾的是我们长测车上那有国际范儿、亮骚的橙色内饰已经被取消了,只剩下比较传统的灰色和黑色。

8.内饰细节

仪表的样式和原来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三个圆形周边的氛围灯变成了蓝色,视觉效果更加有现代感,位于正中的行车电脑依旧清晰好用。

新的方向盘不仅造型有变化,连环身的材质也有显著改变。原来改款前的方向盘是一种比较光滑的真皮,加上方向盘较重,比较容易滑手。现在则采用了一种特殊涂层的真皮包裹,握上去感觉比较粘手,即使手掌出汗打起方向来也不容易滑手,我们试驾过的同事都认为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改动。方向盘上的多功能键众多,定速巡航、快捷热键、音响和车载电话都可以在上面控制,用起来很方便。

同样在造型上做出改变的还有变速箱挡杆和钥匙,原来改款前宽大的挡杆甚至可以当手腕枕实用,开车的时候可以把右手搭在上面,现在的造型相比之下更无特色,全塑料的手感也比较廉价。钥匙不再是以前的卡片式,改成了薄薄的楔型,感觉就十分新潮,同事们都很喜欢这个设计。

中控台可算是这次改款大7SUV最显著的变化所在。整个中控台区域,纳智捷将其称之为THINK+触控系统,在电源不通电的状态下是全黑的镜面,通电后便显示出图标按键来,简洁而科技感十足,与凯迪拉克的CUE系统颇为相似。中控的上半部分是娱乐系统和灯光的控制键,下半部分则是空调的控制区域,触控的反应相当理想。除了下方如危险警告灯、尾厢和加油盖开关等仍然采用实体按键,其它控制完全由触控代替,纵观30万以内的SUV,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车型采用这样的设计,目前而言大7SUV是树立了科技感的标杆。

顶配车型上,前排座椅的后上方配置了10.2寸的大尺寸液晶屏,长途驾车时,后排的乘客可以通过它观看DVD电影,打发乘车的时间。

顶配车型上装备9个扬声器的JBL音响,喇叭的造型独特,音质上乘,非常适合流行和舞曲等比较活跃的音乐。

9.全新车载系统

中控台最上方的可触摸显示屏虽然尺寸略微缩水了些,但仍有9英寸大,触控的反应很灵敏,不同功能可以快速地切换,易用性比改款前那套系统大大增加。据说纳智捷这套车载多媒体系统是与HTC联合开发的,所以其内置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线与HTC手机连接,将手机画面同步投射到屏幕上,并操作手机里的功能,例如在车内刷微博、微信,看新闻客户端什么的。但对其它手机的兼容性还有待查证。

一直得到我们好评的SideView+车侧影像辅助系统这次也得到了升级,摄像头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都得到了提升,而且熄火后还会显示两侧后方的影像30秒钟,非常人性化。不过奇怪的是位于后视镜的侧面盲区摄像头上移到了镜面位置,侵占了一部分镜面的可视面积,一定程度影响了后方的视线。这样的设计或许会让初次接触的人感觉不太适应。其实老款的侧视摄像头位置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实在不太明白厂方如此设计的目的。

10.座椅与空间

坐进新大7SUV,感觉座椅造型和坐姿都没有变化,但是皮质要比旧款柔软一些。前排的坐垫仍然偏短,大腿下方依然有承托不足的状况,头顶空间依然会与遮阳板发生干涉,而且偏高的坐姿使得身材偏矮和偏高的人均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坐姿,人体工程学还有提升的空间。

长测的时候我们曾批评过驾驶位的车窗开关控制键位置过于靠后,每次开关车窗都扭过身把手往后伸才能按到。这个缺点在改款大7SUV上依然存在,似乎设计师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唯一可能的解释是设计师的身材和坐姿都比较特殊吧……

11.储物便利性

大7的储物空间放在3年前还算中规中矩,但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就是太少了。全车只有4个杯座,门板储物格很狭窄;手套箱、扶手箱、中控面板里的储物格,容积都不大,一台入门的单反相机就找不到容身之所。门把手和方向盘前方很多空间都没有设置储物格,空间利用率比较低,如果满员长途出游的话,会产生杂物无处放的尴尬。

12.价格与配置

改款大7SUV目前只剩下三款车型,动力配置是相同的2.2T发动机搭配五速自动变速箱,但配置起点非常高,安全装备、舒适性装备、多媒体娱乐装备等都是全系标配。低配的两驱智慧型,价格为22.68万元,除了驱动模式的不同、没有随动转向的氙气大灯外,其余配置均与售价24.88万元的智尊型完全一样,我们认为这款车型性价比是最高的。

13.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加入潮流的LED日间行车灯,提升视觉效果;

滤震舒适性有明显提升;

内饰氛围变得更加简洁清爽;

触控中控台美观高档,同级独此一家;

方向盘的材质特别,不易滑手;

座椅改用相对更为柔软的皮质,乘坐舒适度更优;

低配车型配置已经十分丰富。

缺点

油耗比同价位车高;

底盘在日常行车时有类似硬派越野车的细微震动,舒适性不如纯城市SUV;

转向在低速时偏重;

驾驶位车窗开关位置别扭;

前排座椅坐垫不够长,头枕位置不合理,不容易找到合适坐姿;

后视镜的摄像头阻碍了正常的视线;

储物空间不够丰富。

改款的大7SUV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有了很大的改进,尤其车厢内部的氛围提升显著,科技化装备和触控式的中控台保持了纳智捷在高新科技配置方面的技术领先,可以说在这个价位的SUV中很难再找一款如此大胆创新的车。机械层面上虽没有带来什么大的本质变化,但在底盘方面做出了更适合日常行车的调校,舒适性有一定幅度的改善。

虽然此次改动的地方很多,给人的体验也足够新鲜,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仍发现不少过去老款车型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座椅的人体工程设计欠佳,车窗开关位置不合理,油耗偏高等突出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这或许会影响一部分潜在客户的购买意向,说明纳智捷在细节的把握上仍有提升的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20-30万这个价位上的SUV,有这样充沛的动力和轿车般的操控表现以及越级的大气设计,又能提供如此多同级少有的先进的电子装备,非大7SUV莫属。同样的价格,在大7SUV上获得的享受远远要比汉兰达、胜达来的丰富多姿,这正是大7SUV的独特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