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 正文

评测全新爱丽舍1.6怎么样及全新爱丽舍1.6的售价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6-23 07:48:03编辑:来源:

爱丽舍在国内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了,很有趣的是这一次爱丽舍将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知名车型。

缘由就在于PSA集团推出这款全球车型的时候,雪铁龙那边开始没想到起什么名字。结果他们从遥远东方一款名为爱丽舍(法语名Elysee)的车型获得灵感,在Elysee前面加了个字母C,代表Citroen雪铁龙。爱丽舍也就完成向世界逆袭的过程,从China-Elysee摇身一变成为Citroen-Elysee。

以上是源自东风雪铁龙的说辞,熟悉法国的人知道法国总统府就是爱丽舍宫,究竟这是爱丽舍的逆袭还是雪铁龙赌上法国的荣耀,我们就不去细细研究了。只要知道这款车型将是雪铁龙以及东风雪铁龙未来几年的重头作品即可。

2.车型由来

【雪铁龙全】

【标致301】

全和标致301是PSA集团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入门车型,设计定位和大众新桑塔纳、新捷达、昕锐三兄弟一样,都是经济适用向的国民车。

但中国市场总是一个特殊存在,因此东风雪铁龙在国产时进行了一些配置升级,比如外观加一点装饰、车内加倒车影像等,力争让这款经济适用车也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

3.外形设计

汽车界在大众集团带领下,掀起家族式脸谱的风潮。最近的几款雪铁龙新车都用上相似的前脸,因此全这样的入门车型就从中受益。从车头看去很有几分新世嘉、C4L的模样,在试驾途中我从后视镜里观察,就很难分清全和新世嘉的差别。从这个角度看,入门车很显档次是雪铁龙的成功之处。

至于车尾,如果尾灯面积再大一些就可以和前脸呼应,获得不亚于中高端A级车的卖相。目前的车尾设计略显小气,但从设计感来说,会比大众三兄弟更精致。

4.外形细节

一体式的车标和进气格栅是雪铁龙目前的家族设计,车灯形状和C4L也有几分相似,所以初看全并不会觉得是款入门车型。

发动机盖的隆起线条是同级车里不多见的装饰,整个车头部分只有雾灯设计相对简单一些。

车身侧面的镀铬饰条是中国版车型独有,这是迎合中国消费者要求外观高级而生,实际效果也不错,正好和贯穿车身的腰线呼应。

尾厢的后缘类似C4L那样有尾翼形状的翻折线条,但是整体看上去还是很平滑,属于比较简洁的设计。

5.车身尺寸

全车身不算长,但轴距这一项是入门合资车里最大的,和标准的A级车相差无几,这给车内纵向空间奠定下较好基础。

6.发动机和变速箱

全搭载了1.6LCVVT自然吸气发动机,拥有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这款发动机是目前国内PSA集团的主要动力之一,还用在新世嘉等车上。参数上看它的最大功率是86kW/6000rpm,最大扭矩150Nm/4000rpm,在合资的1.6L动力里属于中上水准。

变速箱方面,全提供5前速手动和4前速自动两种变速箱。考虑到欧洲人很少选择这个级别的自动挡车型,爱丽舍沿用4前速自动就没那么出人意料了,好不好开最终还是看匹配效果。

7.实际动力表现

1.6LCVVT发动机的性格算是比较亲民了,从先试驾的手动挡车型来看,它依然是一款偏向高转的发动机,动力波峰出现在3000-5000转。但是它2500转以下的低扭表现正常,另外一档的减速比较大,转速上升很快,所以满载情况下也能轻松起步。

第一天的试驾过程保持满员状态,1.6L+5MT的组合在国道和高速的表现良好,依靠良好的后劲不怎么惧怕山路超车。市区里跟车的话,2000转左右的动力还是不够精神,想加速给力就得勤换挡,把转速拉到3000之上。

后来我找机会空载试车,动力从低到高衔接的明显更顺畅,过3000转之后这段动力响应很快,车头传来低沉健康的发动机嗓音,这种先抑后扬的加速感受开起来很有快感,高转提速也比新桑塔纳来的要快。

再来说说手动挡的感觉,这个变速箱挡位足够清晰,但是入挡质感还不够顺滑、行程偏长,只能算是忠实完成任务,提不上什么操作乐趣。齿比设定上,它在100km/h时5挡转速达到2800,120km/h接近3400转。这种偏密的齿比有助于发挥高转速动力,和发动机的特性相一致。

4前速自动挡显然落后时代了,全的调校思路似乎是尽量减少换挡次数,所以不是很激进驾驶的话,转速慢慢从2000爬到3000,加速力道不尽如人意。它需要你敢于踩油门,逼变速箱降到2挡的话加速还是够快的。正常驾驶的话,这套4前速换挡平顺性挺好,没有什么异常维持转速的情况,只是和同级其他4AT车型一样,全油门降挡会有深呼吸再发力的感觉。

试驾自动挡车型时我发现有一点不足,就是松油在2000来转滑行会有一股低频声音从车头传来,不知是这辆试驾车的偶发现象还是量产车都如此,尚待进一步验证。

综合而言,1.6L+5MT的组合匹配较好,整体精良感可以媲美大众新的EA211系列,开快车还更有爽感。1.6L+4AT只能说满足自动挡用户的需要,没有什么明显瑕疵,也没法克服4AT天生规格的不足。所以你不用刻意避开全的自动挡,但我还是更推荐手动挡。

8.驾驶操控

全是东风雪铁龙旗下第一款采用EPS电动助力转向的车型,相比C4L、C5的电控液压,EPS可以再略微降低一些油耗,但是路感相应会减少。

实际体验来说,全在低速时的方向非常轻盈,在高速时会稍有加重,日常驾驶会给人很轻巧的印象。如果是走山路的狭窄弯道,转向力度会适当营造一些重手感觉,但是回中力依然比嘉年华轻一些。法系车在国内第一次试水电动助力转向算是成功了,它给人的印象偏向舒适驾驭,不同速度下的助力变化幅度很自然,总体而言已经达到很完善的水准。

底盘方面,全车头入弯很积极,冲进低速弯也没有明显的推头迹象,悬挂支撑力度充足,从抓地力和车身侧倾姿态都给人不错的信心。受试驾路况限制,我们无法挖掘全是否延续了法系车尾部灵活的表现。

结合转向、底盘两方面衡量,全能够让人在轻松之中体验到一些驾驶快感。只是在弯中的动态响应速度稍弱一点,这可能和它追求稳重、舒适的乘坐感受有关。在PSA集团的内部定位中,雪铁龙车型偏向舒适,标致车型走运动路线,可以预计全和后期上市的301在驾控风格上会存在类似差异。

9.静音和滤震

全的发动机声响不大,在3000转以下只有轻微的运转声,所以日常驾驶或者高速巡航都没有什么噪音从车头传来。在3000-4000转发力区间里的声音很结实有力,给人感觉运转顺滑,驾驶中就很愿意大脚油门来提速。接近5000转之后会有一些粗糙的声音,但很少用到这么高转速,所以几乎不会察觉到。要和大众EA211系列相比的话,全在中低转更安稳,声音也略显动听,只在接近红线区时有点控制不住嗓门。

整部车的隔音效果不错,高速上100km/h前排没有明显的风噪声,后排侧窗位置会有一些风声,但声响不大。唯一的弱项在于原配的佳通轮胎,在干燥路面开到80km/h就有一股胎噪传到车内,不然可以算作同级里静音的上乘水平。手动挡和自动挡车型的静音存在细微差异,因为自动挡车型在低速滑行的时候会有一些低频声响,手动挡则无此问题。

全的底盘设定很有心思,它的初段滤震很柔和,在高速和良好的市区道路上,路面的轻微颠簸被很好过滤掉,底盘没有什么零碎震动,这和新桑塔纳的表现很相似。如果路面颠簸幅度大一些,爱丽舍的底盘又表现出扎实的一面,干脆利落带有一股韧性。只是偶尔遇到大坑洞的时候,减震动作会生硬一些。至于低速的颠簸路面则是它的强项,悬挂动作较快而且比较轻柔,过减速带时后轮的弹跳动作比新桑塔纳略好。底盘方面只有一个十分细微不足,就是快速刹停的话,车头下沉动作稍微明显,这有点像同门大哥C5,但是爱丽舍的幅度没那么大,只要刹车力度轻一点就可以控制好点头动作。

从静音和滤震两方面评价全,它展现了这个级别合资车领先的底盘功力,整体乘坐舒适性基本和桑塔纳处于同一水平线。

10.车厢氛围

【手动挡车厢】

【自动挡车厢】

全的车厢从设计上来说参考了一些C3、包括DS3的元素,但是国内进口的DS3能见度实在太低,所以爱丽舍的车厢看起来依然很有新鲜感,而且试驾车的白、黑双色搭配也很简洁大方,没有什么入门的廉价感觉。

11.内饰细节

运用各种线条组合,车厢里看起来会很有层次。

进入车厢的那一刻,最吸引人的是亮闪闪的铝合金踏板。这样一款入门车型居然用铝合金踏板(手动挡、自动挡都是),雪铁龙真是很懂得爱开车的人心理。

其他用料方面,全只是正常水平,手动挡的车厢几乎全是塑料和织物组成,自动挡稍好一些,在门壁板、方向盘处用上皮质。

转速和时速表的面积很大,但是粗线和细线的长度几乎一样,所以读数看起来有点费眼神。

自动挡的试驾车装备了7英寸的液晶屏幕,从使用体验来看它和C4L是同一套系统,显示效果和触屏反应都是一流。导航操作起来也比过去雪铁龙的旋钮式方便很多,在入门车型上能有这么一套很高级的触摸屏,给整个车厢增色不少。

手动挡和自动挡的音响面板相同,中间穿插了一些镀铬装饰,看起来还有点档次。只是法国人再次展现了奇思妙想,中间的大旋钮不是用来调节音量的,只能用来选择行车信息。真正的音量控制要去按左侧的两个小按钮,我想开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很难按准。

于是法国人在方向盘右下方设计了一个多功能拨杆。这个拨杆看起来很像定速巡航,选择曲目、音量调节都可以用这个拨杆来操作,需要留意的是音量按钮是在拨杆后方。

对于空调面板的设计可以说是褒贬各半,手动挡车型的空调非常简单朴实,但内外循环按钮是非常古老的拨杆,目前合资车里印象中只有花冠EX还在沿用拨杆。这样好听点叫可靠耐用,观感实在落后于时代了。

自动挡的空调面板就十分有观赏性,初看很像是自动空调。仔细研究下这依然是手动空调,只是那个小屏幕在唬人。

其他细节配置上,手动挡车型装备了可视探头倒车雷达,也就是在中控台屏幕上模拟显示出车尾的障碍物,这在合资车型里还挺少见。自动挡则装备了倒车影像,显示效果十分清晰,让人称赞。

爱丽舍有个同级里很大的天窗,这会很受国人的喜欢。

12.前排座椅

【左为织物座椅,右为真皮座椅】

以1米75身高的人来说,前排座椅可以调到很合适的坐姿。但是方向盘只有上下调节,如果身高腿长的人可能会没那么舒服。靠背向上回弹的阻尼较弱,所以会出现左手向后掰,右手抓着靠背往前调的情况,这虽然是细枝末节,还是希望能加以改善。

试驾车有织物和真皮两种座椅,织物座椅的坐垫和靠背都比真皮要硬。其中织物座椅在肩部位置会有一点凸起,真皮座椅则没有这种设计。从乘坐感受而言,真皮座椅明显更加舒服,如果织物的座椅改变一下靠背设计,也会感觉够舒服。

驾驶席最值得称赞的是三个踏板编排很好,油门和刹车明显很适合做刹车跟趾,这套踏板不仅是样子好看,操作起来也很顺脚。

13.后排座椅及空间

后排的腿部空间已经和桑塔纳相差无几,在这些入门合资车里算是宽敞的。头部空间稍显局促,如果身高1米8的人就容易顶头。如果乘坐两人的话,从坐姿、座椅的软硬度来说都算是比较舒适,满员三人的话,就暴露出横向空间不足的问题,毕竟它的车内宽度较窄。

14.储物空间

全在前后门壁板处都有非常宽大的储物格,这种圆弧形设计可以容纳比看上去更多的矿泉水瓶,所以在车内喝水这不是个问题。前排手套箱的容积非常大,而且开口往前偷空了不少,给副驾驶留下更多腿部活动空间。至于中间的杯架,由于开口太小只能放下易拉罐,矿泉水瓶勉强能斜着插进去。受限于车厢宽度,手枕处那个储物格比较小,刚好能放下一瓶水的宽度。顶配车型在后排靠背有储物袋,中低配则是空白的。

15.尾厢

尾厢的容积让人满意,而且后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空间实用性很好。备胎是全尺寸的钢圈,出现爆胎也可以放心拿来顶替。

在尾门内侧我们看到塑料把手,这是个挺贴心的设计。如果能再加点遮盖,整个尾厢就没有让人挑刺的地方了。

16.安全性

全和标致301还没有接受各国的碰撞测试,从装备上看国产爱丽舍的标配是前排双气囊,顶配车型装备了ESC电子稳定系统、TCS牵引力控制和侧安全气囊。这样的安全装备算是普通,没有什么突出亮点。

17.价格和配置

全的价格范围是8.38-11.88万元,区间基本和新桑塔纳重叠,一共有三种配置五款车型。

整体配置并不算高,低配版是钢制轮毂,可以看到的亮点是全系都有驾驶员侧一键升降车窗、PM2.5过滤装置。毕竟它的定位就是经济适用入门车,配置不是爱丽舍的强项。

18.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外形靠拢高级车型,满足消费者心理;

内饰设计新颖,观感较好;

导航娱乐系统界面清晰好用;

倒车影像显示效果好;

转向轻盈,驾驶轻松;

过弯有信心,具有一定驾驶乐趣;

发动机后劲充沛,有冲劲;

尾厢容积大,座椅放倒同级少见

缺点:

自动挡中低转乏力;

手动空调设计简单老套;

座椅靠背调节不太方便;

后排头部空间不够宽裕;

车厢横向空间略窄。

作为角逐经济适用国民车的新秀,全在机械功底上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从细分项目来看,它的自动挡确实有点拉后腿,但是手动挡表现足够完善到位,而且动力比新桑塔纳更有快感。驾驶操控来看,它没有刻意去营造运动性格,实际开上手足够灵活自然。滤震和静音舒适性除了个别小瑕疵,大致和桑塔纳平齐。

全内在品质是款朴实的经济适用车,但是外形、内饰的设计不甘于平庸,良好的第一眼印象是它吸引人之处。

在配置上它继承了这个级别合资车的特点,原厂导航娱乐系统只出现在顶配车型上,主流款式的装备就是必要的舒适性配置。如果注重驾驶、乘坐这些基本素质,那么全会是可以向大众三兄弟看齐的选择。爱丽舍在国内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了,很有趣的是这一次爱丽舍将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知名车型。

缘由就在于PSA集团推出这款全球车型的时候,雪铁龙那边开始没想到起什么名字。结果他们从遥远东方一款名为爱丽舍(法语名Elysee)的车型获得灵感,在Elysee前面加了个字母C,代表Citroen雪铁龙。爱丽舍也就完成向世界逆袭的过程,从China-Elysee摇身一变成为Citroen-Elysee。

以上是源自东风雪铁龙的说辞,熟悉法国的人知道法国总统府就是爱丽舍宫,究竟这是爱丽舍的逆袭还是雪铁龙赌上法国的荣耀,我们就不去细细研究了。只要知道这款车型将是雪铁龙以及东风雪铁龙未来几年的重头作品即可。

2.车型由来

【雪铁龙全】

【标致301】

全和标致301是PSA集团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入门车型,设计定位和大众新桑塔纳、新捷达、昕锐三兄弟一样,都是经济适用向的国民车。

但中国市场总是一个特殊存在,因此东风雪铁龙在国产时进行了一些配置升级,比如外观加一点装饰、车内加倒车影像等,力争让这款经济适用车也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

3.外形设计

汽车界在大众集团带领下,掀起家族式脸谱的风潮。最近的几款雪铁龙新车都用上相似的前脸,因此全这样的入门车型就从中受益。从车头看去很有几分新世嘉、C4L的模样,在试驾途中我从后视镜里观察,就很难分清全和新世嘉的差别。从这个角度看,入门车很显档次是雪铁龙的成功之处。

至于车尾,如果尾灯面积再大一些就可以和前脸呼应,获得不亚于中高端A级车的卖相。目前的车尾设计略显小气,但从设计感来说,会比大众三兄弟更精致。

4.外形细节

一体式的车标和进气格栅是雪铁龙目前的家族设计,车灯形状和C4L也有几分相似,所以初看全并不会觉得是款入门车型。

发动机盖的隆起线条是同级车里不多见的装饰,整个车头部分只有雾灯设计相对简单一些。

车身侧面的镀铬饰条是中国版车型独有,这是迎合中国消费者要求外观高级而生,实际效果也不错,正好和贯穿车身的腰线呼应。

尾厢的后缘类似C4L那样有尾翼形状的翻折线条,但是整体看上去还是很平滑,属于比较简洁的设计。

5.车身尺寸

全车身不算长,但轴距这一项是入门合资车里最大的,和标准的A级车相差无几,这给车内纵向空间奠定下较好基础。

6.发动机和变速箱

全搭载了1.6LCVVT自然吸气发动机,拥有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这款发动机是目前国内PSA集团的主要动力之一,还用在新世嘉等车上。参数上看它的最大功率是86kW/6000rpm,最大扭矩150Nm/4000rpm,在合资的1.6L动力里属于中上水准。

变速箱方面,全提供5前速手动和4前速自动两种变速箱。考虑到欧洲人很少选择这个级别的自动挡车型,爱丽舍沿用4前速自动就没那么出人意料了,好不好开最终还是看匹配效果。

7.实际动力表现

1.6LCVVT发动机的性格算是比较亲民了,从先试驾的手动挡车型来看,它依然是一款偏向高转的发动机,动力波峰出现在3000-5000转。但是它2500转以下的低扭表现正常,另外一档的减速比较大,转速上升很快,所以满载情况下也能轻松起步。

第一天的试驾过程保持满员状态,1.6L+5MT的组合在国道和高速的表现良好,依靠良好的后劲不怎么惧怕山路超车。市区里跟车的话,2000转左右的动力还是不够精神,想加速给力就得勤换挡,把转速拉到3000之上。

后来我找机会空载试车,动力从低到高衔接的明显更顺畅,过3000转之后这段动力响应很快,车头传来低沉健康的发动机嗓音,这种先抑后扬的加速感受开起来很有快感,高转提速也比新桑塔纳来的要快。

再来说说手动挡的感觉,这个变速箱挡位足够清晰,但是入挡质感还不够顺滑、行程偏长,只能算是忠实完成任务,提不上什么操作乐趣。齿比设定上,它在100km/h时5挡转速达到2800,120km/h接近3400转。这种偏密的齿比有助于发挥高转速动力,和发动机的特性相一致。

4前速自动挡显然落后时代了,全的调校思路似乎是尽量减少换挡次数,所以不是很激进驾驶的话,转速慢慢从2000爬到3000,加速力道不尽如人意。它需要你敢于踩油门,逼变速箱降到2挡的话加速还是够快的。正常驾驶的话,这套4前速换挡平顺性挺好,没有什么异常维持转速的情况,只是和同级其他4AT车型一样,全油门降挡会有深呼吸再发力的感觉。

试驾自动挡车型时我发现有一点不足,就是松油在2000来转滑行会有一股低频声音从车头传来,不知是这辆试驾车的偶发现象还是量产车都如此,尚待进一步验证。

综合而言,1.6L+5MT的组合匹配较好,整体精良感可以媲美大众新的EA211系列,开快车还更有爽感。1.6L+4AT只能说满足自动挡用户的需要,没有什么明显瑕疵,也没法克服4AT天生规格的不足。所以你不用刻意避开全的自动挡,但我还是更推荐手动挡。

8.驾驶操控

全是东风雪铁龙旗下第一款采用EPS电动助力转向的车型,相比C4L、C5的电控液压,EPS可以再略微降低一些油耗,但是路感相应会减少。

实际体验来说,全在低速时的方向非常轻盈,在高速时会稍有加重,日常驾驶会给人很轻巧的印象。如果是走山路的狭窄弯道,转向力度会适当营造一些重手感觉,但是回中力依然比嘉年华轻一些。法系车在国内第一次试水电动助力转向算是成功了,它给人的印象偏向舒适驾驭,不同速度下的助力变化幅度很自然,总体而言已经达到很完善的水准。

底盘方面,全车头入弯很积极,冲进低速弯也没有明显的推头迹象,悬挂支撑力度充足,从抓地力和车身侧倾姿态都给人不错的信心。受试驾路况限制,我们无法挖掘全是否延续了法系车尾部灵活的表现。

结合转向、底盘两方面衡量,全能够让人在轻松之中体验到一些驾驶快感。只是在弯中的动态响应速度稍弱一点,这可能和它追求稳重、舒适的乘坐感受有关。在PSA集团的内部定位中,雪铁龙车型偏向舒适,标致车型走运动路线,可以预计全和后期上市的301在驾控风格上会存在类似差异。

9.静音和滤震

全的发动机声响不大,在3000转以下只有轻微的运转声,所以日常驾驶或者高速巡航都没有什么噪音从车头传来。在3000-4000转发力区间里的声音很结实有力,给人感觉运转顺滑,驾驶中就很愿意大脚油门来提速。接近5000转之后会有一些粗糙的声音,但很少用到这么高转速,所以几乎不会察觉到。要和大众EA211系列相比的话,全在中低转更安稳,声音也略显动听,只在接近红线区时有点控制不住嗓门。

整部车的隔音效果不错,高速上100km/h前排没有明显的风噪声,后排侧窗位置会有一些风声,但声响不大。唯一的弱项在于原配的佳通轮胎,在干燥路面开到80km/h就有一股胎噪传到车内,不然可以算作同级里静音的上乘水平。手动挡和自动挡车型的静音存在细微差异,因为自动挡车型在低速滑行的时候会有一些低频声响,手动挡则无此问题。

全的底盘设定很有心思,它的初段滤震很柔和,在高速和良好的市区道路上,路面的轻微颠簸被很好过滤掉,底盘没有什么零碎震动,这和新桑塔纳的表现很相似。如果路面颠簸幅度大一些,爱丽舍的底盘又表现出扎实的一面,干脆利落带有一股韧性。只是偶尔遇到大坑洞的时候,减震动作会生硬一些。至于低速的颠簸路面则是它的强项,悬挂动作较快而且比较轻柔,过减速带时后轮的弹跳动作比新桑塔纳略好。底盘方面只有一个十分细微不足,就是快速刹停的话,车头下沉动作稍微明显,这有点像同门大哥C5,但是爱丽舍的幅度没那么大,只要刹车力度轻一点就可以控制好点头动作。

从静音和滤震两方面评价全,它展现了这个级别合资车领先的底盘功力,整体乘坐舒适性基本和桑塔纳处于同一水平线。

10.车厢氛围

【手动挡车厢】

【自动挡车厢】

全的车厢从设计上来说参考了一些C3、包括DS3的元素,但是国内进口的DS3能见度实在太低,所以爱丽舍的车厢看起来依然很有新鲜感,而且试驾车的白、黑双色搭配也很简洁大方,没有什么入门的廉价感觉。

11.内饰细节

运用各种线条组合,车厢里看起来会很有层次。

进入车厢的那一刻,最吸引人的是亮闪闪的铝合金踏板。这样一款入门车型居然用铝合金踏板(手动挡、自动挡都是),雪铁龙真是很懂得爱开车的人心理。

其他用料方面,全只是正常水平,手动挡的车厢几乎全是塑料和织物组成,自动挡稍好一些,在门壁板、方向盘处用上皮质。

转速和时速表的面积很大,但是粗线和细线的长度几乎一样,所以读数看起来有点费眼神。

自动挡的试驾车装备了7英寸的液晶屏幕,从使用体验来看它和C4L是同一套系统,显示效果和触屏反应都是一流。导航操作起来也比过去雪铁龙的旋钮式方便很多,在入门车型上能有这么一套很高级的触摸屏,给整个车厢增色不少。

手动挡和自动挡的音响面板相同,中间穿插了一些镀铬装饰,看起来还有点档次。只是法国人再次展现了奇思妙想,中间的大旋钮不是用来调节音量的,只能用来选择行车信息。真正的音量控制要去按左侧的两个小按钮,我想开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很难按准。

于是法国人在方向盘右下方设计了一个多功能拨杆。这个拨杆看起来很像定速巡航,选择曲目、音量调节都可以用这个拨杆来操作,需要留意的是音量按钮是在拨杆后方。

对于空调面板的设计可以说是褒贬各半,手动挡车型的空调非常简单朴实,但内外循环按钮是非常古老的拨杆,目前合资车里印象中只有花冠EX还在沿用拨杆。这样好听点叫可靠耐用,观感实在落后于时代了。

自动挡的空调面板就十分有观赏性,初看很像是自动空调。仔细研究下这依然是手动空调,只是那个小屏幕在唬人。

其他细节配置上,手动挡车型装备了可视探头倒车雷达,也就是在中控台屏幕上模拟显示出车尾的障碍物,这在合资车型里还挺少见。自动挡则装备了倒车影像,显示效果十分清晰,让人称赞。

爱丽舍有个同级里很大的天窗,这会很受国人的喜欢。

12.前排座椅

【左为织物座椅,右为真皮座椅】

以1米75身高的人来说,前排座椅可以调到很合适的坐姿。但是方向盘只有上下调节,如果身高腿长的人可能会没那么舒服。靠背向上回弹的阻尼较弱,所以会出现左手向后掰,右手抓着靠背往前调的情况,这虽然是细枝末节,还是希望能加以改善。

试驾车有织物和真皮两种座椅,织物座椅的坐垫和靠背都比真皮要硬。其中织物座椅在肩部位置会有一点凸起,真皮座椅则没有这种设计。从乘坐感受而言,真皮座椅明显更加舒服,如果织物的座椅改变一下靠背设计,也会感觉够舒服。

驾驶席最值得称赞的是三个踏板编排很好,油门和刹车明显很适合做刹车跟趾,这套踏板不仅是样子好看,操作起来也很顺脚。

13.后排座椅及空间

后排的腿部空间已经和桑塔纳相差无几,在这些入门合资车里算是宽敞的。头部空间稍显局促,如果身高1米8的人就容易顶头。如果乘坐两人的话,从坐姿、座椅的软硬度来说都算是比较舒适,满员三人的话,就暴露出横向空间不足的问题,毕竟它的车内宽度较窄。

14.储物空间

全在前后门壁板处都有非常宽大的储物格,这种圆弧形设计可以容纳比看上去更多的矿泉水瓶,所以在车内喝水这不是个问题。前排手套箱的容积非常大,而且开口往前偷空了不少,给副驾驶留下更多腿部活动空间。至于中间的杯架,由于开口太小只能放下易拉罐,矿泉水瓶勉强能斜着插进去。受限于车厢宽度,手枕处那个储物格比较小,刚好能放下一瓶水的宽度。顶配车型在后排靠背有储物袋,中低配则是空白的。

15.尾厢

尾厢的容积让人满意,而且后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空间实用性很好。备胎是全尺寸的钢圈,出现爆胎也可以放心拿来顶替。

在尾门内侧我们看到塑料把手,这是个挺贴心的设计。如果能再加点遮盖,整个尾厢就没有让人挑刺的地方了。

16.安全性

全和标致301还没有接受各国的碰撞测试,从装备上看国产爱丽舍的标配是前排双气囊,顶配车型装备了ESC电子稳定系统、TCS牵引力控制和侧安全气囊。这样的安全装备算是普通,没有什么突出亮点。

17.价格和配置

全的价格范围是8.38-11.88万元,区间基本和新桑塔纳重叠,一共有三种配置五款车型。

整体配置并不算高,低配版是钢制轮毂,可以看到的亮点是全系都有驾驶员侧一键升降车窗、PM2.5过滤装置。毕竟它的定位就是经济适用入门车,配置不是爱丽舍的强项。

18.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外形靠拢高级车型,满足消费者心理;

内饰设计新颖,观感较好;

导航娱乐系统界面清晰好用;

倒车影像显示效果好;

转向轻盈,驾驶轻松;

过弯有信心,具有一定驾驶乐趣;

发动机后劲充沛,有冲劲;

尾厢容积大,座椅放倒同级少见

缺点:

自动挡中低转乏力;

手动空调设计简单老套;

座椅靠背调节不太方便;

后排头部空间不够宽裕;

车厢横向空间略窄。

作为角逐经济适用国民车的新秀,全在机械功底上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从细分项目来看,它的自动挡确实有点拉后腿,但是手动挡表现足够完善到位,而且动力比新桑塔纳更有快感。驾驶操控来看,它没有刻意去营造运动性格,实际开上手足够灵活自然。滤震和静音舒适性除了个别小瑕疵,大致和桑塔纳平齐。

全内在品质是款朴实的经济适用车,但是外形、内饰的设计不甘于平庸,良好的第一眼印象是它吸引人之处。

在配置上它继承了这个级别合资车的特点,原厂导航娱乐系统只出现在顶配车型上,主流款式的装备就是必要的舒适性配置。如果注重驾驶、乘坐这些基本素质,那么全会是可以向大众三兄弟看齐的选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