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 正文

评测迷迪宜商版1.6怎么样及迷迪宜商版1.6的性能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20 01:12:02编辑:来源:

在种类繁多的商用车分类里,有一种“客货车”类别,这种车在欧洲市场颇为流行,被称为Mini-Van,它被要求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要载人拉货样样精通。欧洲的大众、标致、雷诺、菲亚特等大厂都推出了类似车型,甚至模样都大同小异。此次介绍的是一款自主车型,但它也属于这个欧式商用客货车类别。我们把看作一个“稀客”,因为在国内这种定位的车型还是凤毛麟角,在此之前名气最大的,要算是大众开迪了。

在2008年初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它采用轿车平台,有长短两种车身。类型跟开迪差不多,但价钱要便宜许多。根据用途分为宜家版、宜商版、专用车、出租车四个版本,提供1.3L、1.6L两个排量发动机,有7种车身颜色可供选择。它也算是以生产商用车起家的福田汽车首款“单脚迈入”轿车市场的产品。

3.外形观感

虽然你可以指望“干粗活”,但它的外形却并不会让人感觉廉价。车身整体线条方中带圆,扁平的车头加上高高的车厢设计,虽然比例有些奇怪,反而营造出一副乖巧可爱的卡通模样,容易吸引路人的目光。

4.外形细节

的整体外形还算体面,但说到细节,它就必须充分考虑实用性,为车主的钱包着想。不仅侧面车身装有常见的黑色硬胶防挂条,容易发生挂蹭的前后45度边角也喷上黑色油漆,可是却与保险杠同样材质,刮蹭后还是会留下痕迹,不如黑色塑料实用。尾灯组采用高位设计,除了能减低碰撞时损伤更换的机会,还可以避免装货而开启后门时遮挡尾部灯光(商用车常见的情况)。标准版采用14寸钢圈加塑料盖板,停车时不用担心粗心刮花轮圈,符合工具车的定位。

5.车身尺寸

这回我们试驾的是长车身的宜商版,它的定位介于传统轿车和MPV之间。长宽高为4288×1725×1728mm,轴距2695mm。虽然尺寸上输给开迪和开瑞两位前辈,但其实已经达到市面上主流大两厢车的水平(如骐达、标致307),加上车高的优势,内部空间一点也不小。

单位:mm长度宽度高度轴距

(长车身)4338172517682695

开迪4405180218332682

开瑞4610169318552700

6.发动机和变速箱

6060

60

有1.3和1.6L两个排量的汽油发动机选择,全部配备五前速手动变速箱,我们试驾的是1.6L车型。1.6车型采用了东安三菱生产的4G18S发动机,这个型号的发动机业内人士应该都非常熟悉,华晨、比亚迪的车型都有装备这台发动机。

从规格上来看,这台发动机的最大扭距133Nm要到4500转时才能发出,这点对于经常要满载的客货车来说,似乎低转的扭距不够充沛。但实际驾驶却完全两回事。开起来并不感觉到低转无力,特别是中低速时的表现讨人欢喜,发动机扭距输出均匀,不用刻意拉高转速,也有平稳的力量输出;如果想偷懒一些,可以像出租车司机一样,早早挂入高挡,出弯时等转速自己慢慢拉上去,减少换挡的动作;在平路上,我们甚至试过能用2挡轻松起步,这意味着平时起步不易熄火,适合新手驾驶,载货后起步也有足够的力度。动力系统这种低转高扭的特性,对的载货用途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当尝试把转速推上3000转后,的表现就开始变得平平无奇,声音开始增大传入车厢,给人感觉它是不擅长高转,缺乏后劲。我们对此完全不挑剔,本来就定位在城市工作车,相信没人会开着它去拉高转做激烈驾驶的。

7.日常驾驶

从前文就可知道,是一部定位比较独特、专一的车型,面对这样注重载货用途的车子,过多谈论操控性似乎有些不现实,所以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它日常是否足够完善,是否足够轻松好开。

的底盘结构是小车上最常见的承载式车身,配上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悬挂,所以驾驶感觉跟一般家庭轿车没有很大区别。方向盘大小合适,而且助力均匀,低速时不会感觉重手,一定程度上能够减低驾驶疲劳;五速手排变速箱挡位清晰,离合点较高,不用踩到底也能挂挡,开起来轻松顺手;刹车踏板头段反应不明显,但行程中后段有不错的制动表现,也让人放心;悬挂设定偏硬,所以稳定性没有因为高大车身而受到影响。可以说,的机械匹配已做到完善,甚至能让人有点喜欢它的驾驶感。

其实,近来我们发现多款自主品牌小车的机械已做得比较完善好开,所以在体验到的机械表现后,我们有感到欣喜,但没有感觉到有过多的意外,不过有种独特的气质,倒给了我们一些独特的感受。刚坐上驾驶席,发现不仅是面前的挡风玻璃视野开阔,而且侧窗同样宽敞,窗沿被设计的很低,方便在城市环境里看位泊车;整个车厢感觉开扬,让人心情放松,特别是望着透进来的午后阳光,感觉自己像坐在一栋窗户明亮的小房子里,似乎能让人不知不觉间忘记疲劳,能让工作也变成一次愉快的兜风了。

采用了轿车底盘,载货能力我们在后面有详细讲解,不过这带来了不错的乘坐舒服性。设定虽然偏硬,但遇上坑洼路面却也不会有过多的零碎震动传给乘客。不过行走颠簸路面时,从车厢后部会传来一些杂音,除了悬挂作动时的杂音之外,还有一些细微的车身板件的杂音,看来整车的工艺扎实度还是有提高空间,单薄感还是比较明显的。

总的来说,坐起来和开起来的感觉都达到了让人能接受的水准,对强调功能性的来说,这样的机械表现是个良好的基础。

8.车厢气氛

车厢造型简洁,整个驾驶台为灰色调,与浅色绒布座椅配合,属于实用型的设计。车厢的空间够大,尤其是车窗很高,开扬感非常好。车厢装配工艺还算细致,但车厢周围用的都是硬质塑料,摸上去有些不够质感,坐在里面多少感觉很廉价,但对想要“打粗用”的工作车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没有出现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豪华”装饰其实也是设计观念上的进步。

9.尾厢及空间变化

的最大卖点之一就是后面的车厢,除了本身超大的空间之外,还有四种座椅排列方式以便载人拉货。其中第三排座椅可以向两边折起,第二排座椅可4/6分割翻折,又可以整排向前翻倒,腾出全平的尾厢空间。经过我们实际操作,以上变化都只是简单几个步骤,操作并不费力。

不过,对尾厢的表面修饰可就不那么在意了,是一股非常熟悉的货车范围,还是应了这个设计目的——“打粗用”。

10.运载能力

【后部空间放入一张高高的椅子都没问题】

【四名大汉装进去,后悬挂还能抗得住】

的后悬挂是采用轿车常见的扭力梁结构,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乘坐的舒适性,但客货车一定少不了足够的承载能力,这一定是买家关注的。我们做了一个简单试验,在尾厢里塞入了四条壮汉,一来足以证明的肚量,二来这接近五百斤的重量也并没有难倒。从上图可以看到,虽然后轮悬挂被压下去很多,但尚未到底,还能保持一个合理的行程。

此外,的尾厢开口宽大,尾厢空间足够高,能放进一张高高的餐椅,甚至还可以坐上一个小孩,说明尾厢空间的高度的确大得夸张。

11.储物空间

的储物空间设计巧妙,方便实用。仔细数下,共有5个杯座分布前后车厢,除了传统的手套箱、驾驶台中央的储物格,还有中排地台上的暗格可以收藏一些随车工具,头顶设有网兜能放下雨伞、报纸等长条形物件,12V电源接口也能在排挡座上找到,设计心思完全值得称赞。

12.前排座椅

座椅采用浅色绒布面料,椅面和靠背还经过打孔处理,增加摩擦力,造型也算贴身,总的来说算是舒服。最厉害的还是那超大的头部空间,就算梳个爆炸头坐进车厢也不怕搞乱发型,实在是夸张,也是这类车型的一大优势。

不过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一样,没有高度调节功能,想要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并不容易。回想起欧洲一些商用车最重视就是驾驶座的调节功能,甚至会加上电动和按摩,这反映出厂家对“劳动者”的关心好像还不够周到。挽回分数的是前排座椅配有可翻折式的中央扶手,左右各一个,可以让日常驾驶的坐姿舒服自在一些。

采用侧拉门设计,可以方便后排乘客上下,就算在狭窄的环境中也能轻松卸货。第二排座椅坐姿较直,腿部空间宽敞,配有两个伸缩式头枕,每次乘坐都要完全拉出来才算舒服。虽然是全平式地台设计,但宽度只能算一般,要坐下三个成年人有些勉强。

13.第三排座椅

设有两个第三排简易座椅,可以折叠收藏在两侧。由于坐垫离地台较低,图中身高1.75米的成年人坐上去双腿屈曲,感觉并不好受。从中排进入要翻折座椅,有些麻烦;改由尾门上下是个好主意,但两个座椅的间隙比较狭窄,要考验乘客身段。这个第三批座椅没有头枕,两点式安全带也只能应付一时之需,就算给小朋友坐也不太合适。

14.装备细节

我们这台是入门版本,配置可以说非常“斋”——卡带式音响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了,现在还到哪儿找卡带呢……听电台解闷吧,幸好音质还算对得起车价。手动空调的开关按钮够大,操作简单明了,日常使用非常方便;在驾驶席的车窗是一键下降设计,还带有中控门锁开关,设计还算实用;钥匙不带遥控功能,一派工具车的感觉。

15.装备购买分析

目前上市的分宜家版和宜商版,共有四个型号配置,全系标配ABS+EBD,我们试驾的是宜商版标准型,配置比较简单,主要包括铸铁轮毂、前电动车窗、手动后视镜、倒车雷达、卡带式收音机等等,但没有气囊。这样的装备等级,明显只适宜作为纯工作车。

豪华型装备丰富一些,在标准型基础上多出电动后视镜、合金轮圈、真皮方向盘、CD音响、遥控门锁,还有最关键的前排双气囊,更值得家庭用户考虑。

16.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形象比一般工作车要好,适用一些讲求体面的工作场合;

车身做工水准较高;

车厢功能设计非常细心,储物空间多;

车厢后部空间宽大,高度尤其出色,非一般MPV可比;

座椅组合多变,操作比较容易;

底盘舒适性、稳定性和轿车相近,比一般工具车好很多;

虽为轿车底盘,但载重能力不错;

动力匹配完善,低扭充沛,日常和载重都很好开;

转向、挡位等轻松容易上手;

视野开阔,带来很好的驾驶心情;

不算大的车身内可以乘坐7个人。

缺点:

入门版没有气囊,安全保障不足;

驾驶席调节角度有限,人机细节考虑不够周到;

车厢宽度一般,中排要坐下三个成年人有些勉强;

高车身在过弯时的不安定感难以避免;

走颠簸路时底盘和车身感觉仍比较单薄,噪音也较大。

印象中,马路上见到最多的客货车是金杯面包,理由非常简单,大家图它的车厢够大,客货两用,价钱便宜,维修也容易,这些都是商用车最受关注的方面。如果只是小本经营,不需要开金杯这么大的车子,选择就只有小一号的微面,例如五菱之光或者昌河北斗星之类,这种经济小微面虽然拉人载货不差,但在形象和安全方面都让人顾虑多多。

显然,除上述两者之外还应该有第三种选择,这就是的生存空间。它有大空间、多功能、易驾驶等优点,长短车身的设计使目标群体更广,而且福田商用车的背景也让人放心。

提到对手,不得不提的是大众开迪。作为提前来吃螃蟹的先行者,本来市场空间就小,而且开迪的定位偏高,不可避免遭遇了滑铁卢。与之相比,虽然整车水准有一定差距,不过价格无疑实际得多。与在同一价位的还有一个对手,那就是奇瑞的开瑞,但开瑞的市场定位更狭窄(并未在全国正式大范围销售),而且形象还不如这么体面。

单独来看,是给了我们一些惊喜的。从适用性来看,我们很希望这类型汽车能在中国普及开来,总比满街的微面要更令人感觉到社会的进步。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