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 正文
评测奥迪TT 3.2 quattro怎么样及奥迪TT 3.2 quattro的性能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19 08:24:02编辑:来源:
如果要选近十年来汽车界的经典车型,奥迪TT必定入选。这款跑车以简单、纯粹的造型设计为卖点,1998年秋天推出后立刻风靡全球,不但成为奥迪品牌的代表作,更被众多车厂奉为榜样,TT的很多设计元素都被其它车型借鉴,影响了近十年的汽车设计潮流。
3.车型由来:第二代TT
2006年4月6日,奥迪选择在德国时尚城市柏林举行新TT的首发仪式,并特别制作了一尊TT雕塑来强调新车的造型美态。
浑身充满设计感,重视细节的刻画,依然是新TT的生存之道。
毫无疑问第一代TT已成为经典,它的设计者FreemanThomas也被克莱斯勒高薪挖走。但为了保住市场,产品总是要更新换代的,摆在奥迪面前的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超越经典,超越自己。第二代TT正是在这样一种巨大压力下诞生。
值得庆幸的是,新TT依然走设计路线,事实上它也只能继续走这个路线。因为全球紧凑型双门轿跑车的市场就不大,而竞争者却个个都实力强大(保时捷Cayman、宝马Z4、日产350Z、奔驰SLK等)。显然,外形设计水准对于这种汽车来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新TT的造型由奥迪现任设计总监Walterde'Silva亲自执笔,除了保留原TT那堪称经典的半圆型车顶轮廓外,其它部分都进行了适度的演变。新加入的设计最为显著的是由Walterde'Silva一手创立的奥迪“大嘴式”格栅,它让TT具备了过去所没有的霸气。
4.外形整体观感
新一代TT的车长为4178mm,比上代增长了137mm;宽度则增加了78mm,达到1842mm。尺寸的延伸使新车看起来更舒展,不像上代那样紧凑,更重要是风阻系数由0.34下降至0.30。乍看之下新TT还带有奥迪旗舰跑车R8的影子,两者同样拥有奥迪标志的“大嘴”、扁平的车身以及低斜的后窗。事实上TT和R8是奥迪目前阵中仅有的两款纯跑车,将TT视为“平民版R8”也未尝不可。
单说外形,没有人会怀疑新TT的震撼力。它是一部梦幻般的汽车,但它的造型又是很理性的,没有什么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设计。倘若你能拥有它、驾驶它,相信很容易习惯它的美态;但它对大部分路人而言,在真实的环境中看到如此不真实的汽车,还是会令人眼前一亮,连心灵都会受触动的。
5.新老难辨
如上所说,新TT的设计必须很好地传承经典,否则将会被全世界唾骂。虽然从整体效果上,新TT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但在某些局部,它却很好地延续了TT原有的神髓。如图中的这几个局部,乍看就很有老TT的味道,给人新旧难辨的感觉。一般车型换代,我们都希望变化越大越好,但TT却不是这样。在新TT身上看到老TT的影子,会令人倍感亲切、安心。
6.车身细节
由于整体风格不能扭转,新TT留给设计师发挥的空间就只有一些车身细节。这是设计师展示功力的机会,也是新TT与时俱进的表现。
车头隔栅已经跟随奥迪全家族传统,改为黑色“大嘴式”设计。这个“大嘴”已经证实了它的运动化传统——套在纯跑车上比用在轿车上更协调。在“大嘴”底部和两侧,都围绕着额外的入风口,共同烘托出强悍的性能。车头大灯不像老TT那么简练,但鹰眼式造型更有锐气,尾灯基本保持TT原貌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部细节的雕刻。位于后视镜上的侧转向灯用上科幻感的LED灯泡。简洁而且水平的车身腰线、夸张的半圆形轮拱、短小的车尾,都是从老TT身上自然传承的基因。
7.活动后扰流板
简洁滑溜的尾部是奥迪TT的重要造型特征,但这个设计在老TT上却惹来了麻烦:1998年推出的第一批TT是没有后扰流器的,简洁的造型倍受称赞,然而后来在德国却接连发生了TT在高速公路上因尾部不稳定而失控导致事故的事件,说明滑溜式的车尾造型是有功能性缺陷的(容易导致气流升力)。奥迪随即亡羊补牢,给TT加上一片固定的小扰流翼,但此举却被指破坏了TT原有的纯粹感。
在新TT上,奥迪当然会汲取这个教训。他们想出一个最大程度地保留滑溜式车尾造型、又不影响高速稳定性的办法——采用活动式的后扰流板。这不是TT的首创,保时捷911和Cayman早已有此设计。TT的活动扰流板平时隐藏在车身里,当车速达到120km/h时会自动升起,为车尾增加下压力,车速降至80km/h时又会自动收回。如果你觉得升起的尾翼很酷,也可以通过车内的一个按钮,在任何车速下都让尾翼处于升起的“亢奋”状态。
8.车厢设计
TT的车厢设计是很理性的,这样说有三个理由。第一,它具备了纯跑车应有的格局:高窗台、桶型座椅、大仪表、面向驾驶者的控制台;第二,它传承了奥迪内饰一贯出色的品质,很好的真皮,精细的金属,扎实的装配,每个部件都富有质感;第三,它很用心地营造视觉效果,深色车厢配上大量抛光铝合金部件的点缀,使整个车厢即使在光线很暗时,方向盘、仪表、空调出风口、中控台、挡杆等细节上仍有闪闪发亮的效果,带来了强烈的运动感觉。
9.方向盘与踏板
方向盘不但直径小,而且环身的粗细适中,握感很舒服。环身下半部采用了类似F1赛车的横幅设计,感觉颇像游戏机的方向盘,不但带来了赛车感,而且在小幅度转弯时能让驾驶者更清楚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但是在调头或拐大弯时,那一小段的横幅会有点妨碍双手的接力动作,使方向盘转起来没那么顺滑。
同样赛车化的是脚踏板的编排。虽然只是自动挡,但油门踏板采用了落地式设计,这是纯种跑车常见的布置方式。因为坐得低,脚跟自然会放在地板上,落地式的油门踩起来不用将脚掌抬起,能更精确地控制油门,而且踩刹车也会更有力,不容易滑脚。
10.其它驾驶细节
仪表的设计充满跑车格调,无论是镀铬的外环还是280km/h的车速表刻度,都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车灯、门窗、后视镜等开关和一般奥迪车型没什么两样,唯一需要再学习的是挡杆后方的一列按钮,其中包含了三个比较少见的功能:电磁减震开关、后扰流板升降以及轮胎压力监测。
11.中控台设计
TT的中控台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带单色液晶屏的MMI多媒体交互系统,下面是圆形旋钮为主的空调。
TT的MMI系统,操作原理和A6L、A8的基本相同,但屏幕改为单色,菜单略为简化(没有精致的三维图形)。在液晶屏的右边,仍有MMI特色的一个大圆形旋钮、四个小按钮以及“Return”返回键,此外还有独立的音响开关和音量按钮。可惜厂方提供给我们的这台试驾车是原装德国版,只有德语的菜单,我们没有研究出它有什么特别功能,但音响的表现就相当不错。由于车厢空间小,音色非常有力量感,层次感也算不错,在市区内驾驶时我们大多会打开音响,用它来掩盖一下底盘的零散路噪声;但上到高速(100km/h)时,整个车厢里的风噪已经相当大,再打开音乐,耳朵的享受也高不到哪儿去了。
12.前座椅设计
低矮的坐姿可以强化驾驶的感观刺激。新TT的坐姿已经比上一代有所降低,但和一些同类对手如奔驰SLK相比,TT仍算比较理性,入座之后整个身体不会感到太“躺”,只是高腰线的车门和低矮的前风挡,会让人感觉坐得较低。
我们试驾的这部TT是德国版,座椅采用全手调,而中国版将标配电动座椅。桶型的座椅看起来相当漂亮,坐进去也颇有运动感,但造型不算非常贴身,座垫倾角和腰托也不能调整。毕竟是主攻欧美市场的设计,未必能适合大部分东方人的体形。
13.后座椅设计
TT的硬顶版采用2+2式座椅,敞篷版则是纯双座设计。对于这样的跑车,有后座就已经不错了,没必要再去计较什么乘坐感受。但你肯定还是会问:这个后座必要时能否坐人呢?我们的实践结论是:可以,后座纵向空间还勉强说的过去,只是靠背呈90度垂直,而且已经到了C柱末端,因此乘客入座后会被后窗玻璃压到抬不起头来。虽然可以将身体向前移一点不靠住椅背,但那样会抵受不了加速时的后推力。进出也很不合理,前座靠背翻折后,座垫并不会自行前移,必须从前面拉动座垫前移,换句话说,没有人从前面帮忙的话后座乘客自己是出不来的。因此,虽然TT的后座能够勉强容纳人,但我们的结论还是:它是给狗留的。
14.发动机和变速箱
新TT有两款动力系统,一是2.0TFSI涡轮增压机器,配6前速手挡,前驱,马力200匹,百公里加速6.4秒,极速240km/h。这款动力与前阵子进入中国的大众GolfGTI相同;另一款是自然吸气3.2升V6发动机,配S-Tronic双离合自动变速,Quattro四驱,百公里加速与极速分别为5.7秒和250km/h(电子限速)。
两款发动机中,当然以3.2V6的动力更为强大。那台2.0T发动机必须靠涡轮的力量鼓一口气来加速,而3.2V6自然吸气发动机发起力来,是仗着自己的底气和机械力量,有种雄壮、凶悍的感觉。另一方面,由于它是自然吸气,无论是日常悠闲开车,还是激情忘我地操驾时,脚底的力量都比较容易控制,动力来得凶猛,但也足够线性和受控。
15.双离合变速箱
说到凶猛驾驶,就要讲讲它的变速箱了。这台被奥迪称作S-Tronic的变速箱,实际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大众DSG双离合变速箱。我们在GolfGTI身上已经领教过它的厉害,这台变速箱非常能配合激烈驾驶的需要,换挡速度奇快,每挡和下一挡之间的力量衔接几乎没有间隙,因此动力流失少,加速力非常连贯。
除了全自动的D挡和反应更直接的S挡外,它也提供手动加减挡功能,并可通过方向盘上的拨片换挡。日常驾驶可以用D挡,想全身心投入开快车时可以用S挡,想要享受操控乐趣,就可以用手动模式加方向盘换挡。无论是哪种形式,这台变速箱都乐于奉陪。
不过我们试驾的这台车可能是被太多媒体“蹂躏”过的关系,变速箱在激烈驾驶时偶有顿挫感,这是我们试过的GolfGTI以及另一部采用相同动力系统的奥迪A33.2Quattro都没有的情况,估计只属个别现象。
16.实际动力表现
这台3.2LV6发动机最近才被引入到国产A6L上,作为主力机型。可见,它其实不是一台完全为跑车而设的发动机,从3000转以下安静的表现就可以证明。超过3000转时,才可以听见前方传来的一些机械声,但仍然是经过过滤的,而后方排气声浪依然不明显。只有超过4500转、逼近6000转时,才会有笼罩整个车厢的响亮跑车声浪。
由于排量大,日常用D挡行车,转速不用很高已经有足够力量,通常不到3000转就已经换挡。但改用S挡后,它会很自觉地把转速保持在3000转以上,稍微松点油门,转速掉到2500左右时,变速箱又会自动降低一挡,把转速拉回3000转以上。这不仅使每脚油门的反应更快,而且也带来了更清晰的发动机声,驾驶更有动感。
总的来说,这台3.2V6发动机用在TT上,已经足够凶猛和强大,尽管它的实际加速力仍未比得上4.2LV8,但对于TT这么小的体积,以及其车架的承受能力来说,现在的动力已经接近极限。最好的证明就是在高速上,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冲破200km/h,而且加速力均匀,即使在160km/h时压下油门,仍有显著的推背力。一部这么小的跑车能提供这等性能,已经足够让人“爽”的了。
17.硬悬挂设定
按下这个按钮可以使悬挂更硬,但大部分时候其实都不需要。
新TT在车身结构工艺上有很大突破,其钢铝混合车架为汽车界首创。强度最大的车身主结构由奥迪擅长的铝材制成,占69%;而较重的钢材被用在车尾部分,占31%。这样的材料运用不仅能强化车身、减低总重量,而且使前后轴的配重更加平衡。
对于奥迪造的车,我们从来都不用怀疑它的车身刚性,何况是这部紧凑型的跑车。和TT相处的时间里,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它整体非一般的结实。悬挂非常的硬,在日常市区行驶几乎没有韧性,底盘传来的震动非常零碎,好像不修边幅一样。经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时,不但悬挂感觉硬,而且声音也很零散,像金属碰金属的感觉,没有多少舒适性可言。
应该说TT的底盘完全对得起它跑车的身份,硬朗的悬挂带来了非常直接的操控反应,可以应付最认真的激烈驾驶。虽然市区低速行驶时感觉有些粗糙,但在平坦的高速路上以120km/h定速巡航时,整部车的稳定感犹如一般车以40、50km/h滑行时那样,由此可见它的底盘承受能力是多么的大。
新TT还设有一套电磁减震系统,它的原理是在减震器的油舱内充满微小的电磁粒子,通过改变其上的电压来改变减震器阻尼。简而言之,它可以令悬挂提供更强的承受能力。电磁减震系统通过中控台上的一个按钮来开关,按下之后悬挂大致感觉变得更硬,因此我们在试车过程中也很少去用它,因为即使在常规状态下,TT的悬挂已经很硬,足以抵受我最激烈的驾驶行为了。
18.过弯表现
和同平台的大众Golf/GolfGTI一样,TT也采用了电子助力式转向。在TT上的设定明显偏向直接,方向盘只要转3~5度,车身马上有所反应,没有任何虚位,比大众GTI更加敏锐。硬悬挂、低重心,加上敏锐的转向,给人带来很强的过弯信心,无论是狠狠扭入低速窄弯,还是以160km/h通过高速路的大弯,车身都基本没有侧倾感,而且前轮的轨迹和双手之间的沟通非常清晰。
不过作为跑车,这套转向还未算完美。虽然指向性足够精准,但方向盘总体偏轻了点,高速时的加重也不算很明显。这不至于影响高速直行的稳定性,只是令人感觉转向还不够结实。此外,传到方向盘上的路感也比较弱,尽管路面有震动时方向盘也会跟着震,高速时双手也能感觉到轻微的震动,但那不过是震动,而不是真正丰盈的路面讯息。
19.高速表现
TT3.2的高速奔跑能力是勿庸置疑的,当时速表指向220km/h时,压着油门的右脚还没什么感觉。不过耳朵的感觉就很清晰了,因为风噪声相当大,笼罩住整个车厢。因此,虽然底盘的稳定性很强,但仍令人有点紧张,速度感是十分强烈的。
将TT开到上述的高速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路面要非常平滑,甚至达到赛道那样的水平。因为它的悬挂硬、行程短,越过一些桥梁接缝或起伏路面时,整个车身会大幅度地跳起。在公路上出现这样的状况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在过弯当中。因此,在高速上要特别留意前方路面有没有起伏不平(这在中国的高速路上并不少见),一有的话,马上就要减速到120km/h以下来通过,否则随时有可能被弹到四轮离地,我们在试车过程中就试过那样,惊出一身虚汗来。不能吸收突如其来的路面震动,绝对是TT这副底盘的硬伤,尤其是在中国的道路环境里。
当然,我们不要忘记TT是一部形象至上的车,短小的轴距、低斜滑溜的尾部,这些都不是为超高速飞驰而设计的。它并不是超级跑车(虽然外形给人的感觉像),所以驾驶上还是不要太狂为好。
20.四驱的功效
这台TT3.2是四驱的,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忘了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是在日常市区还是高速公路上,你都很难清楚感觉到四驱系统做了些什么。当然,全时四驱是一项主动安全装置,它在无声无息中其实已经帮了你,但除非拿前驱的TT2.0T同场比较,否则很难清楚地发现差别何在。
要指出的是,TT3.2所用的四驱系统其实是大众的4-Motion,而非奥迪自家的quattro,尽管它在名称上仍叫quattro。这样说或会令人混淆,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奥迪的quattro采用Torsen限滑差速器,属纯机械结构;而大众的4-Motion采用电子差速锁(EDL),结构略为简单一些。quattro只适用于纵置发动机,而TT的3.2V6发动机是横置的,因此只能借用母公司的四驱技术。不管是否真正quattro,有全时四驱始终能带来更佳的行驶性能,尤其是对这台大马力的发动机而言,配上前驱或后驱都会使TT没有现在这么易于操控。
有两种情况可以明确体验到四驱的优越性。一是在平滑的赛道上全力加油过弯时,四驱版TT的抓地力和过弯极限一定会胜过前驱版;二是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作激烈驾驶时,可以感觉到在车身剧烈的弹跳中,提供到每个车轮上的主动抓地力能够很好地保持车子的循迹性,即使在很“狂”的驾驶方式下,车的轨迹依然很听话,在这种环境下,只有高性能的四驱系统才能给人这般信心。
21.经得起挑衅的车
试驾TT的过程中我们打趣说,开这样的车上路是不太安全的。原因是即使你不想开快,也会有很多车来挑衅你;又因为你(TT)有着经得起挑战的能耐,所以通常也不会拒绝挑战。幸好新TT是部比较名副其实的跑车,它有直接的操控,足够强大的性能,若要认真投入地驾驶,它不会令你失望而回。老实说,在中国的路面上,这部车的驾驶性能已近乎无敌了,虽然不少豪华轿车或SUV都能比它加速更快,但跑车的最大优势在于操控能给你百分百的信心,这是任何豪华轿车或豪华SUV都做不到的。开TT和别人“飚车”,唯一要顾忌的就是前面提及过的路面凸起/接缝而已。
22.实用性
我们将实用性放到最后一节来说,因为这对TT来说应该是很次要的东西。你会介意它的尾厢和手套箱不够大、储物空间不够多吗?当然不会。但奥迪还是展现出大厂的风范,尽力将TT设计得比较周到好用,能满足日常个人用车的需要。290升的尾厢容积比我们想象中要大,而且后座可以方便地折叠,变成一部有700升容量的小“皮卡”。杯架设计简单实用,6碟CD机放在手套箱里也比在放在尾厢要好。后座手枕下的储物格内附有紧急救护药包,充分体现了德国人对安全的严谨准备。唯一要留意的是TT不设备胎,只有简易的补胎剂,因此请别独自开它去太过偏僻的地方。
总的来说,TT已经比那些纯种跑车理性、实用得多,可以作为一部很称职的个人化日常用车。
23.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充满美感、震撼人心的外形设计;
车厢做工、用料出色,触觉和视觉都一流;
各种日常操作合理,容易上手;
3.2LV6发动机力量强大、性格雄壮,且容易驾驶;
S-Tronic变速箱换挡快而顺,激烈驾驶特别合拍;
Quattro四驱提供强大的过弯循迹性能,极限很高;
车身和悬挂刚性很强,操控直接,过弯姿态稳如泰山;
转向直接准确,给人很强的信心;
尾厢比预期大,后座靠背可轻易放倒,增加实用性;
装备齐全,音响不俗。
缺点:
后座狭小,而且进出不便,基本不宜坐人;
悬挂吸震能力弱,日常行驶震动零碎,舒适性不佳;
悬挂太硬,高速遇到路面凸起时会导致整车“飞跳”,可能导致危险,要特别注意;
100km/h后车厢风噪声很大。
以跑车标准看,方向盘的重量感及路面讯息不足。
毫无疑问,新TT仍然是一部魅力十足的汽车。你可以不羡慕买它的人,但你不能够否认它具有迷倒众生的魅力。老TT已经深入人心,第一眼看到新TT,它趋向理智的设计风格会令人有点失望;但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发现新TT更加精致,更加好用,更加先进和现代化。我们相信,新旧TT摆在眼前,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新TT。奥迪成功地超越了经典,超越了自己。
我们试驾的这台TT3.2Quattro定价为64.5万元,它有雄壮的动力,强悍扎实的底盘,实战派的变速箱和转向,能给人带来认真的跑车驾驶享受,并非虚有其表。另一款2.0T前驱版我们未曾试驾,不知其性格如何,但它比3.2足足便宜了十多万元,仅售50.9万元,光是买个形象也值了。
当然,谈论这种汽车是不能从性价比出发的,买家考虑的应该是有多爱,而不是有多值。环顾市场,与TT相近的对手有宝马Z4、奔驰SLK、日产350Z和保时捷Cayman。挑刺的话,我们会说TT的机械表现还未圆满,但相信这不足以左右准买家的决定。和一众对手相比,TT的杀手锏依然是其时尚的形象和格调。虽然单凭形象不足以让一部跑车获得“强烈推荐”,但如果你热衷于时尚,对你来说又有哪部车好得过奥迪TT呢?
标签:
马的汽车品牌是什么? 下一篇
别克君威轮胎多久换一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DeepSeek公告:线上服务遭大规模恶意攻击,暂限非+86手机号注册
- IGN揭秘《刺客信条:影》新实机演示:主角形象深入人心!
- 焕新登场:全新起亚K4紧凑型车图解赏析
- 重庆:2025年将持续推进163项城中村改造项目
- 蔚来乐道春节期间暂停车机升级,2月6日恢复推送服务
- 超有牌面!国产游戏《明末:渊虚之羽》登上英国《EDGE》杂志封面,漫画风女侠惊艳亮相
- 币界网晚间行情速递:BTC比特币报价$103,391.48,日内微跌1.04%
- 暗区突围:全面转载新手必备攻略
- 未来人生:个人满级天赋展示与深度评价(五)
- 探索功夫英雄的奇妙世界:玩法特色与剧情概览
- 最后一波福利!速来领取《黑神话:悟空》限定红包封面!
- 《暗黑4》Steam史无前例大促:标准版仅售191.4元,速来抢购!
- 广东:2027年目标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 金价飙升,直逼840元大关!黄金店铺春节延期休假,蛇金饰品与足金手机贴受热捧!
- 《宝可梦卡牌P》新扩展包时空激战1月30日震撼发布,帝牙卢卡荣耀参战
- 截至今晨7点,全国172个公路路段受雨雪寒潮侵袭影响
- 币界网晚间行情速递:DOT波卡币攀升至6.446美元/枚,日内涨幅达2.01%
- 《龙腾世纪4》销量惨淡致EA股价暴跌21.25%!市场反应强烈
- 比亚迪海豹汽车OTA升级:全新引入城市领航功能等重磅更新
- 特朗普透露或于30日天内决断TikTok命运
- 10亿基金助力,中部城市赣州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先机
- 《蛋仔派对》服务器崩溃引发玩家不满,官方深夜致歉并修复问题
- Stellantis重启美国贝尔维迪尔工厂,千余员工将重返岗位
- 一鸣食品全资子公司增资扩建:1.32亿打造4500头规模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