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两袖清风典故的主人公是谁(两袖清风典故内容)

发布时间:2022-06-13 20:38:04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两袖清风典故的主人公是谁,两袖清风典故内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1、于谦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两袖清风典故的主人公是谁,两袖清风典故内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

1、 于谦是廉洁典故的主人公。

2、 两袖清风(拼音:李孟qngfng)是一个成语,源于冀《次韵吴江道中》。廉洁原本指的是逆风而上,飘飘欲仙的态度。后来常被用来比喻做官。他很干净,除了袖子里的微风什么也没有。包含赞美;一般在句子中用作谓语和定语。

3、 故事内容:于谦,本名廷易,号捷安,官至少保,人称于少保,浙江钱塘人。他24岁就中了进士,不久就当上了御史。他同情人民的苦难,在任期间为他们做了许多好事。明朝玄宗皇帝很欣赏他。于谦升任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依然节俭。

4、 明英宗九岁即位,宦官王镇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个贪得无厌的贪官。每次朝廷开会,为了讨好他,全国各地的官僚都多献珠宝银两。于谦省长每次去北京玩,总是不带礼物。他的同事劝他:“虽然不献宝,不求权贵,但也要带些香、菇、手帕等当地名产。作为礼物!”于谦笑着扬起袖子,幽默地说:“有微风!”嘲弄那些谄媚的贪官污吏。并写了一首诗:“丝帕菇丝香,资民用皆灾。”清袖上青天,免得流言蜚语。"

5、 丝帕、蘑菇和熏香是他工作的地方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给人民享受的。因为官员的征寻,变成了民不聊生的灾难。他在诗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去北京一无所有,只有两袖清风,朝见皇上。诗中的吕燕意为“巷”、“胡同”,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