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正文

曲水流觞是谁的典故(曲水流觞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2 10:58:06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曲水流觞是谁的典故,曲水流觞指的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1、流动的曲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曲水流觞是谁的典故,曲水流觞指的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

1、 流动的曲水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流水,又称流水或流水,是旧时上思节的一种宴饮习俗。一般的做法是,人们围坐在蜿蜒的运河边,在上游放置特制的酒杯(大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让它们沿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谁浮在玻璃前面,谁就拿杯子喝。以此类推,直到你玩得开心为止。学者们会把这种习俗发展成名人的集合——在玻璃停下来的人面前,他们要写一首诗,这就像传递包裹或扔手帕一样略微有趣。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喜欢沿袭古风,终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悠然自得,悠然自得,徜徉于书画之中,任水流。这种高雅的饮酒秩序,如同“春雪”一样,不仅是一种惩酒的手段,还因为有被罚为诗这样高雅的精神活动的参与,才显得与众不同。

2、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名士谢安、孙绰在浙江殷珊(今绍兴)兰亭设宴,作《流水》一剧。所谓清水和湍急的水,四下反射,导致了流水。坐在第二位,虽然没有丝、竹、管弦这些东西,但足以谈得上爱情。这些咏文被编成《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

3、 据记载,像《上思曲水》等雅俗共赏的东西一直流传到20世纪40年代;在北京的紫禁城、绍兴的兰亭等地,仍然可以看到观光亭和刘备亭等景观。但都是在石基上凿出曲折凹槽的微缩景观,王羲之笔下还有山川树木和竹林。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和一条湍急的小溪,反映出周围的自然情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