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正文

教育前沿资讯导报: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29 19:48:03来源:

导读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针对这个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的问题来进行一个介绍,毕竟当下也是有诸多的小伙伴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这个问题非常的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针对这个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的问题来进行一个介绍,毕竟当下也是有诸多的小伙伴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这个问题非常的重视的,下面大家可以看下具体的详情

化学实验知识点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基本操作1、药剂取用

(1)使用仪器

固(块状)镊子(粉状)角匙,液量筒,滴管,滴定管

取用方法:固一横二放三慢竖,液倾倒口对口标签对手心;滴加滴管洁净,吸液不太多,竖直悬滴

(2)定量取用仪器

用天平、量筒,不定量用最少量为液1-2ml固铺满试管底

(3)取完后

盖上盖子,放回原处用剩药品不可放回原处(白磷、金属钠钾除外)

(4)特殊试剂取用

白磷:用镊子夹住白磷,用在小刀水下切割

金属钠钾:用镊子取出后,用滤纸吸去煤油,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黄豆或绿豆大小

取用试剂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闻气味不能尝味道

2、仪器洗涤

基本方法:先注入少量水,振荡倒掉,冲洗外壁,若仍有污迹,刷洗或用洗涤液处理。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洗净的标准: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不聚成水滴,不凝成股

仪器洗涤的方法:根据仪器沾有污痕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溶解而除去。常用的有:酸洗、碱

洗、氧化剂洗、溶剂洗等。

特殊污迹的洗涤举例:

(1)内有油脂的试管NaOH溶液或洗衣粉或汽油

(2)附有银镜的试管HNO3溶液

(3)还原CuO后的试管硝酸

(4)粘有硫磺、白磷、碘的试管CS2

(5)久置KMnO4溶液的试剂瓶浓盐酸

(6)熔化硫的试管NaOH溶液或CS2

(7)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盐酸

(8)熔化苯酚的试管酒精或NaOH溶液

(9)盛放乙酸乙酯的试管NaOH溶液酒精

(10)做过Cl—,Br—检验的试管氨水

3、试纸的使用

常用试纸及用途:

红色石蕊试纸测试碱性试剂或气体

蓝色石蕊试纸测试酸性试剂或气体

KI淀粉试纸测试氧化性气体

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

使用方法: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玻棒蘸取液体,沾在试纸中心,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检验气体: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先用水湿润,再放在气体中,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试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针对这个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的问题来进行一个介绍,毕竟当下也是有诸多的小伙伴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这个问题非常的重视的,下面大家可以看下具体的详情

化学实验知识点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基本操作1、药剂取用

(1)使用仪器

固(块状)镊子(粉状)角匙,液量筒,滴管,滴定管

取用方法:固一横二放三慢竖,液倾倒口对口标签对手心;滴加滴管洁净,吸液不太多,竖直悬滴

(2)定量取用仪器

用天平、量筒,不定量用最少量为液1-2ml固铺满试管底

(3)取完后

盖上盖子,放回原处用剩药品不可放回原处(白磷、金属钠钾除外)

(4)特殊试剂取用

白磷:用镊子夹住白磷,用在小刀水下切割

金属钠钾:用镊子取出后,用滤纸吸去煤油,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黄豆或绿豆大小

取用试剂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闻气味不能尝味道

2、仪器洗涤

基本方法:先注入少量水,振荡倒掉,冲洗外壁,若仍有污迹,刷洗或用洗涤液处理。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洗净的标准: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不聚成水滴,不凝成股

仪器洗涤的方法:根据仪器沾有污痕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溶解而除去。常用的有:酸洗、碱

洗、氧化剂洗、溶剂洗等。

特殊污迹的洗涤举例:

(1)内有油脂的试管NaOH溶液或洗衣粉或汽油

(2)附有银镜的试管HNO3溶液

(3)还原CuO后的试管硝酸

(4)粘有硫磺、白磷、碘的试管CS2

(5)久置KMnO4溶液的试剂瓶浓盐酸

(6)熔化硫的试管NaOH溶液或CS2

(7)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盐酸

(8)熔化苯酚的试管酒精或NaOH溶液

(9)盛放乙酸乙酯的试管NaOH溶液酒精

(10)做过Cl—,Br—检验的试管氨水

3、试纸的使用

常用试纸及用途:

红色石蕊试纸测试碱性试剂或气体

蓝色石蕊试纸测试酸性试剂或气体

KI淀粉试纸测试氧化性气体

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

使用方法: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玻棒蘸取液体,沾在试纸中心,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检验气体: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先用水湿润,再放在气体中,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试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如今家长们都非常关心教育问题,不管是国内的教育还是国外的教育都成为了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今天小编为什么要分享给大家这篇文章的原因了,只有家长与孩子更为关注教育方面的资讯的同时,才能够让孩子的学业更有帮助哦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